上海造币有限公司
上海造币有限公司,简称上币,隶属于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是中国政府指定的专门从事法定货币生产的企业,主要从事设计生产国家流通硬币、金属纪念币。企业前身为国民政府中央造幣廠,位于上海市普陀区光复西路17号,是中国目前唯一的钢芯镀镍坯饼生产基地。「上币」商标为上海市著名商标。[1]
上海造币有限公司 | |
---|---|
![]() | |
公司類型 | 国有企业 |
成立 | 1920年 |
代表人物 | 钟文耀(首任厂长) 童维纳(执行董事兼总经理)、顾俊(党委书记) |
總部 | ![]() |
产业 | 货币生产、贵金属生产 |
產品 | 流通币 纪念币、纪念章 机械设计制造 |
員工人數 | 约500人(2014年) |
网站 | http://shzb.cbpm.cn/ |
中央造币厂旧址 | |
---|---|
![]() | |
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 |
所在 | 上海市普陀区 |
分类 |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
时代 | 1922年 |
编号 | 8-37 |
登录 | 2014年4月4日 |
历史沿革

北洋政府筹建币厂
1920年,北洋政府开始筹建上海造币厂以建立统一货币制度,钟文耀为首任厂长,由美国费城造币厂专家克利福德·赫维特(Clifferd Hewitt)担任首任技师,建议仿造费城造币厂。[2]
中央造币厂时期
1921年3月5日,上海造币厂从中国银行贷款250万元开始建厂,厂址位于苏州河北岸的光复西路17号,占地103亩。主题大楼为一栋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的大楼,铸币设备全部从费城造币厂引进,设计生产能力为日产银币40万枚,全部工程由赫维特主持。1928年,上海造币厂更名为中央造币厂,直属国民政府财政部。1930年,中央造币厂厂房竣工,设备安装完毕。[3]
1937年起,中央造币厂因中国抗日战争爆发而内迁数地,先后在武昌、成都、桂林、兰州、昆明建立分厂。1949年5月,国共内战国民党战败导致中央造币厂部分人员及设备迁往台湾。[4][2]
共产党接管造币厂
1949年5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金融处接管了中央造币厂,改名为人民造币厂。1954年,人民造币厂改由中国人民银行印制管理局直属领导,成为生产第二、第三套人民币硬币的国营614厂。[2]
改革开放后
1981年6月,国营614厂改称中国造币公司上海造币厂,开始从事设计生产普通纪念币。1985年4月,中国造币公司上海造币厂设计制作的1983年版熊猫金币、熊猫银币分获年度世界最佳金币奖、最佳银币奖荣誉,此后不断获得各种荣誉。1992年4月,中国造币公司上海造币厂名称改回上海造币厂。
1990年和2000年,上海造币厂分别从钱币设计强国加拿大和南非引进了两条钢芯镀镍坯饼生产线。2005年,上币厂自主研发设计了第三条生产线,成为中国唯一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的钢芯镀镍坯饼生产基地,上海造币厂也负责生产第四、第五套人民币的硬币。[2]
200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北京奥运会)「金镶玉」奖牌设计的重要环节——金属与昆仑玉的结合,工序是由上海造币厂完成的。上海造币厂采用了特殊的镶嵌方法,将金属良好的柔韧性与硬脆的玉石这两种不同的材质成功地结合了起来,使得金镶玉奖牌成为了北京奥运会的一大亮点。[5]
图片集
- 「上币」商标
- 上币出版的中国流通硬币册
- 上海造币厂设计的部分大铜章
- 上海造币厂设计的金条、银条银章
参考文献
- 上海造币有限公司官网. . 华夏收藏网. [2014-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02).
- 张林. . 《中国金融》杂志. 2010年第24期 [2014-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01).
- 周光真. . 华夏收藏网. 2010-08-25 [2014-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03).
- 連啟元. . 《臺灣學研究》 (新北市: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2011, 0 (12): 65-94頁 (中文(台灣)).
- 王涛. . 新华网转东方早报. 2008-01-16 [2014-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