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摺紙
中國摺紙是一門源自中國的紙張藝術。
歷史
中國東漢時期的蔡倫發明紙張。公元6世紀,佛教僧侶把紙張帶到了日本,由於紙張非常的昂貴,使用上謹慎,後來摺紙成為社交往來的禮儀,日本的摺紙歷史也就在這時開始[1]。由於中國大陸直至清朝為止的政治孤立性,此門藝術並沒有與其它國家──特別是日本及西班牙語土地──比較並充分發展。另一個困難是紙張比玉或石等其它藝術品物料分解及破裂得更快,使歷史性的學習顯得困難。

四色牌折成的椅子
中國摺紙的特色是三角摺紙(3D origami),民間常用金銀紙折成蓮座狀作為祭祀用。現在也有用四色牌等素材作成各種立體作品[2]。
參考條目
參考文獻
- Lang, Robert James. [1988] (1988). The Complete Book of Origami: Step-by Step Instructions in Over 1000 Diagrams/48 Original Models. Courier Dover Publications. ISBN 0-486-25837-8
- 洪新富. . 台灣: 晨星出版社. 2003. ISBN 9789574555253 (中文(中国大陆)).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