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明正理门论
《因明正理门論》(梵文: Hetuvidyā nyāya dvāra śāstra),全一卷。印度陳那撰,唐代玄奘譯,又稱《正理門論》、《理門論》,收錄於《大正藏》第三十二册論集部。[1]
佛教 |
---|
![]() |
佛教大綱 ![]() |
地位與內容
《因明正理門論》為印度新因明学重要理論著作,由佛教新因明學大師陈那(Diṅnāga) 著。當時外道盛行,佛教正道不顯被斥為外道,因此振興佛教,必须依靠完整的理論,因而陳那繼承古因明學說著成此書,同時創立能立、能破之新說,以顯诸諸法真之体體義。
《因明正理門論》內容詮釋因明論理之規則,一一論述真能立、似能立、真能破、似能破、真現量、似現量、真比量、似比量八門,論述因明的九句因、同品定有性與異品遍无性等基本理論。
譯本與註疏
註疏
《因明正理門論》在唐代注疏很多,但大多不傳,幾乎為近代作品
- 欧阳渐的《本叙》
- 吕澄与释印沧《本证文》
- 日本学者宇井伯寿《解说》
- 近代沈剑英《因明正理门论译解》
- 近代巫寿康《因明正理门论研究》
- 近代郑伟宏《因明正理门论直論》
參考資料
- . buddhaspace.org. [2018-06-04].
- . ccbs.ntu.edu.tw. [2018-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0-18).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