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本·畢督利嫩

夏本·畢督利嫩達悟語:Siapen Miturid),又稱夏本彼多力,是一位台灣達悟族的傳說人物,雖然跟巴丹群島上的伊萬特人有交情,但後來在交流的過程中有所積怨,最後在誤會之下爆發衝突、死於伊萬特人的手中。

簡述

夏本·畢督利嫩住在漁人部落南方的海邊,後來搬到漁人部落的現址,有兩段婚姻,第一任妻子是漁人部落的女性,兩人有兩個孩子、第二任是來自紅頭部落,她跟夏本·畢督利嫩生有一個兒子,取名叫希利卜(Si-Ripo),另外他還有一個堂哥住在旁邊,名叫希德加悟(Si-Dejaung),據說是一個醜陋而惡劣的人。

夏本·畢督利嫩是族人中有名的大力士,身材高大健壯,他可以一個人壓制住好幾個人都制伏不了的野獸或是搬不動的東西[1]

傳說

認識

過去達悟族人常和伊萬特人有所往來,一千多年前,有艘伊萬特人的船停靠在漁人部落北邊的Kawatoan,他們在當地停留二十多天,並且在那期間見識到夏本·畢督利嫩的健壯後,和他結為朋友,雙方後來經常來往。

嫌隙

後來伊萬特人的女性在聽到達悟族的事情後,因為心生好奇、要求男性招待他們到巴丹島,在伊萬特人的邀請下,夏本·畢督利嫩和幾十個達悟族人曾多次拜訪當地,並且因為他的強大力氣和禮物而受到當地婦女的歡迎,第一次他一人壓制住五個伊萬特人才能勉強壓制住的牛、第二次輕鬆拉起把伊萬特人拉著跑的巨鯊、第三次和族人帶來巨大的香蕉樹、第四次則是巨大的子,到了第五次,他們和伊萬特人進行一場摔角比賽,達悟族人起初因為衣服被船屋勾著而輸了、重比之後獲勝,這讓伊萬特人心生不滿、再加上達悟族人更討女性歡心,雙方在鬧得不愉快之下,約定就此斷絕往來。

再度前往

後來,夏本·畢督利嫩看到希德加悟有一個漂亮的船隻羽飾,因此他跟其他船組的人也做了一個,但抄襲的做法讓希德加悟很不開心,趁他不注意的時候把羽飾砍斷,夏本·畢督利嫩知道後,也生氣得弄壞希德加悟家裡的宗柱(Tomok,達悟族家族的象徵),雙方約好日期械鬥,但因為希利卜那時還沒有牛皮甲,所以他們只好再度前往巴丹島買,過程中他們經過了伊巴雅特島(Itbayat),島上的居民勸他們不要前往,不然一定回不去,還表示願意跟達悟族人交換自己的牛皮甲,但夏本·畢督利嫩沒有答應。

死亡

巴丹島上的伊萬特人知道達悟族人又來的時候,以為他們打算毀約,所以做好戰爭的準備等他們前來,達悟族人一開始不敢上岸,但在夏本·畢督利嫩在當地的好友希法嘎(Si-Vakag)的勸說和派出女性在海邊脫衣的引誘之下還是上岸了,伊萬特人趁機弄壞他們的船,雙方隨即爆發戰爭,夏本·畢督利嫩在殺死希法嘎跟五個伊萬特人後,被一個小孩從後刺中臀部,後來逃入一個山洞中死去,他的屍體裡飛出了六隻黃蜂,螫死了六個伊萬特人。

後續

達悟族在這場戰爭中死了40多個人,其他倖存的人逃到山上,但最後只有希利卜和一個叫做希尼卜(Si-Nipog)的人逃回蘭嶼。後來希利卜再度計畫前往巴丹島買皮甲時,夏本·畢督利嫩出現在他的夢中勸阻,並且激起海浪阻止他前往[1]

其他

巴丹島的說法

據說在巴丹島上的Mahatao教堂裡保存的文件中也有提到與上述傳說類似的故事,時間約三百年前,但達悟族的倖存者只有一個,那人先逃往伊巴雅特島、再逃回蘭嶼[1]

紀念活動

2019年6月,蘭恩文教基金會舉辦「蘭嶼島x巴丹島語言文化推廣交流」活動,帶領十七人的參訪團前往巴丹島,探詢當時的貿易路線、和伊萬特人進行文化交流並緬懷在那場戰爭中死去的祖先,其中有一半的人傳說是夏本·畢督利嫩的後代[2]

其他版本

另有版本認為雙方會停止往來的原因是因為在一場搖槳歌會宴(Mikariyaku)中,曾有達悟族人因為一個女人而跟對方大打出手,雙方因此反目成仇,不再往來[3]

參見

參考資料

  1. 余光弘. . 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1998-12-01]. ISBN 9789570231410.
  2. . [2019-06-26].
  3. 外山卯三郎. . 造形美術協會. 1979.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