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拱辰 (乾隆舉人)

乾隆五十七年,武舉出身,分發川北鎮標右營效力。嘉慶元年,隨署總督英善達州,攻克東鄉。次年,隨總督宜綿剿攻克雞爪嶺香爐坪、擔任四川夔州協右營把總、四川川北鎮標右營千總[1]。嘉慶四年,任陝西河州鎮標右營守備[2]。嘉慶五年,任雲南臨元鎮標左營都司[3]。嘉慶六年,任四川川北鎮標中營遊擊[4]。嘉慶十年,加參將銜遇缺即用[5],授河南撫標中營參將[6]。嘉慶十八年,丁父憂[7]。同年偕參將陳弼帶兵往剿滑縣教匪[8],任陝西潼關協副將[9]。嘉慶十九年,任陝甘督標中軍副將[10]、甘肅大通協副將。嘉慶二十二年,任陝甘督標中軍副將。嘉慶二十三年,任陝西西安鎮總兵[11]。嘉慶二十五年,任甘肅巴里坤總兵。道光三年,任陝西河州鎮總兵,同年因马厂亏空而被革职拿问,被罚赔偿马价[12]。同年發往伊犁效力贖罪,張拱辰自感无法赔偿,遂在旅店自縊身亡[13][14]。有子張錫爵張錫斌

張拱辰1771年-1824年),四川保寧府南部縣(今四川省南部縣)人,清朝軍事將領。

參考

  1.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5137號
  2.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清代官員履歷檔案全編 ,2冊 ,576
  3.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5137號
  4.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5137號
  5.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5137號
  6.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5137號
  7.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5137號
  8.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5137號
  9.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5137號
  10.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5137號
  11.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5137號
  12.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5137號
  13.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5137號
  14. 《大清宣宗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成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七):道光四年……陕甘总督那彦成奏、遵旨查访已革总兵张拱辰自缢一案。已密提案册、并管事营书、详查研诘。得旨、办理庶政。贵得其平。若情罪失当。岂止人命攸关。又将何以服众耶。英惠办理此事。有无失错。必要细心查核。断不可惑于救生不救死之谬论也。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