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铁
成都地铁是服务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的地铁系统,除青白江区外,共计覆盖成都市12个市辖区中的11个。成都地铁第一条线路成都地铁1号线于2010年投入运营,为中国中西部地区首条开通营运的全地下地铁线路。成都地铁由成都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建设和运营。
成都地铁 (Chengdu Metro) | |
---|---|
![]() 成都地铁标识“巴山蜀水织锦绣,地铁生活扑面来”[1] | |
概覽 | |
營運地區 | ![]() |
服務類型 | 地铁系统 |
技術數據 | |
路線結構 | 地铁 |
路線長度 | 518.5 公里[2][註 1] |
正線數目 | 12条 |
車站數目 | 373[註 2] |
軌距 | 1435毫米(標準軌) |
列車编组 | 8节A型车;6节A型车;6节B型车 |
開通營運 | 2010年9月27日 |
日乘客量 | 全年:14.0亿乘次[5](2019) 日均:383.5万乘次[5](2019) 最高:564.96万乘次(2020-12-31) |
營運者 | 成都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總部 | 成都市武侯区天府大道中段396号成都地铁大厦 |
網站 | www.chengdurail.com |
截止2021年1月,成都地铁共有12条地铁线路,拥有373座运营车站(换乘站不重复计入),总长518.5公里运营线路的地铁系统[2][註 1],全年客流14.0亿乘次(2019年)[5],最高单日客运量555.25万乘次(2020年9月30日)[6]。截至2017年12月,成都地铁已连续安全运营超过2600天,累计运送乘客超过23亿乘次[7],提供了成都公共交通40%的分担率[8],成为成都市民市内交通的主要出行方式之一。成都地铁2020年在建15个项目,建设里程约389公里[9]。成都地铁未来还将大幅加密现有网络,并实现对简阳市等区域的覆盖。
历史

规划启动(1985-2005年)
- 1985年,成都市规划局组建了综合交通规划办公室,并委托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高世廉教授为课题组第一负责人,开始构思地铁[10]。
- 1987年3月,成立了以成都规划部门为主,公安、公交、城建及西南交通大学、成都科技大学等参加的成都市交通规划部门,开展城市轻轨交通、地铁交通城市规划方案的研究[11]。
- 1992年
- 1993年,成都市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成都市地铁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地铁项目的重大决策和组织协调工作,并对 《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进行调整和优化[13]。
- 1996年,成都市对《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再次进行调整和优化[13]。
- 1997年,成都市启动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10]。
- 1999年和2000年,成都市先后两次对《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进行调整和优化[13],并在一期项目建议书上又编制了补充报告[14]。
- 2000年4月,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审查通过《关于成都市地铁1号线项目建议书》及中咨公司评估报告,并上报国务院[13]。
- 2001年4月,成都市地铁建设工程办公室成立。
- 2002年10月,国务院专门召开办公会议,会上决定“(地铁)立项的事情先不议”,地铁立项进入了“冰封期”[15]。
- 2004年,中国宏观经济关于地铁项目建设政策有所松动,成都市就地铁项目建设规划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再次进行了上报。
第一期建设(2005-2016年)
- 2005年
- 2007年
- 2009年
- 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成都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05-2015)调整方案[21]。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第二期建设(2013-2020年)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第三期建设(2016-2020年)
- 2016年
- 7月1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了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6~2020年)[37];
- 7月31日,地铁3号线一期(军区总医院-太平园)开通运营,标志着成都地铁第一期建设规划(2005-2015)全面完成;
- 8月9日,四川省发改委下达了《关于成都市轨道交通18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正式批复同意建设成都市轨道交通18号线一期工程[38];
- 9月27日,四川省发改委下达了《关于成都市地铁6号线一、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正式批复同意建设成都市地铁6号线一、二期工程[39];
- 12月29日,四川省发改委下达了《关于成都轨道交通8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关于成都轨道交通9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关于成都轨道交通10号线二期工程(含聚龙路站)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正式批复同意建设成都轨道交通8号线一期工程、9号线一期工程、10号线二期工程(含聚龙路站)[40]。
- 2017年
- 2月23日,四川省发改委下达了《关于成都市轨道交通11号线一期工程、17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正式批复同意建设成都市轨道交通11号线一期工程、17号线一期工程[41];
- 2月27日,成都地铁有限责任公司更名为成都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42];
- 6月2日,地铁4号线二期东延线(万年场-西河)、西延线(万盛-非遗博览园)开通运营[43],同日起,成都地铁执行里程计价方法。
- 6月27日,四川省发改委下达了《关于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正式批复同意建设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二期工程[44]。
- 9月6日,地铁10号线一期(太平园-双流机场2航站楼)开通运营[45]。
- 12月6日,地铁7号线(环线、崔家店-崔家店)开通运营[46]。
- 2018年
第四期建设(2019-2024年)
- 2019年
- 2020年
- 5月15日,成都地铁8号线一期工程最后一节短轨焊接完毕,全线“长轨通”。至此,2020年内计划开通的6号线一二期、6号线三期、8号线一期、9号线一期、17号线一期、18号线一二期,5条线路全部实现“长轨通” [51]。
- 5月18日,成都地铁8号线二期、成都地铁27号线一期、成都地铁30号线一期3线集中开工。这标志着第四期建设规划项目176.65公里全部实现开工建设。[52]。
- 9月27日,成都地铁18号线首开段于成都地铁开通运营十周年之际正式开通初期运营。[53]
- 12月18日,成都地铁6号线一二三期、8号线一期、9号线一期、17号线一期、18号线三岔站(不含)至天府机场北站段同步开通初期运营,成都轨道交通线网里程正式突破500公里[54],达到557.8公里[55](含39.3公里的有轨电车,地铁里程为518.5公里[2])。
运营
目前,成都地铁运营公司分为运营总公司、线网指挥中心、运营一分公司、运营二分公司、运营三分公司、运营四分公司、现代有轨电车有限公司、物资公司和维保公司组成,其中目前运营一分公司负责1、5、8号线的既有线运营。运营二分公司负责2、4、7、10号线的既有线运营。运营三分公司負責9、17、18號線的既有线运营。运营四分公司负责3、6号线的既有线运营。现代有轨电车公司(原运营三公司)主要负责蓉2号线的运营与建设工作。
线网
截至2020年12月,成都地铁已开通运营的线路共12条,1号线,2号线,3号线、4号线、5号线、6号线、7号线、8号线、9号线、10号线、17号线和18号线,线路总里程518.5公里[3][註 1],共有车站373座,其中换乘车站46座。
线路 | 终点站 (行政区划) |
初次开通运营 年份 |
后续开通运营 年份 |
长度 千米 |
站点数 | 车辆编组 | |
---|---|---|---|---|---|---|---|
1号线 | 韦家碾 (金牛区) |
科学城/五根松 (天府新区/高新区) |
2010 | 2015,2018 | 40.99 | 35 | 6节编组B型车 |
2号线 | 犀浦 (郫都区) |
龙泉驿 (龙泉驿区) |
2012 | 2013,2014 | 42.32 | 32 | 6节编组B型车 |
3号线 | 成都医学院 (新都区) |
双流西站 (双流区) |
2016 | 2018 | 49.85 | 37 | 6节编组B型车 |
4号线 | 万盛 (温江区) |
西河 (龙泉驿区) |
2015 | 2017 | 43.28 | 30 | 6节编组B型车 |
5号线 | 华桂路 (新都区) |
回龙 (天府新区) |
2019 | 49.0 | 41 | 8节编组A型车 | |
6号线 | 望丛祠 (郫都区) |
兰家沟 (双流区) |
2020 | 68.76 | 54[註 3] | 8节编组A型车 | |
7号线 | 环线 (金牛区、成华区、锦江区、高新区、武侯区、青羊区) |
2017 | 38.61 | 31 | 6节编组A型车 | ||
8号线 | 十里店 (成华区) |
莲花 (双流区) |
2020 | 28.8 | 25 | 6节编组A型车 | |
9号线 | 金融城东 (锦江区) |
黄田坝 (青羊区) |
2020 | 22.18 | 13 | 8节编组A型车 | |
10号线 | 太平园 (武侯区) |
新平 (新津区) |
2017 | 2019 | 37.975 | 16 | 6节编组A型车 |
17号线[註 4] | 金星 (温江区) |
机投桥 (武侯区) |
2020 | 26.145 | 9 | 8节编组A型车 | |
18号线 | 火车南站 (武侯区) |
天府机场北 (简阳市) |
2020 | 2020 | 69.39 | 9[註 5] | 8节编组A型车 |
合计 | 518 | 373[註 2] |

- 1号线是成都米字型骨干网络中的南北向线路。该线路北起成华区韦家碾站,途径金牛区、青羊区、锦江区、武侯区、双流区,南至天府新区科学城站。支线北起四河站,南至五根松站。
- 2号线是成都市轨道交通米字型骨干网络中的西北-东南向线路。西起郫都区犀浦镇,途经金牛区、青羊区、锦江区、成华区、龙泉驿区,东至龙泉驿区龙泉驿音乐广场。
- 3号线是成都市轨道交通米字型骨干网络中的东北-西南向线路。起于新都区成都医学院,途径金牛区、成华区、锦江区、武侯区、止于双流区双流西站,沿途串联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成都动物园、春熙路商圈、成都武侯祠等热门区域。
- 4号线是成都市轨道交通米字型骨干网络中的东西向线路。西起温江区万盛站,止于龙泉驿区西河站。
- 5号线是南北方向的填充线,北起金牛区北部商贸城,向南主要串联了大丰以北的毗河,沙湾商区,青羊宫、武侯祠,神仙树片区;转向机场高速、三环路,万象北路,沿剑南大道向南进入天府新城,止于双流区回龙社区附近。
- 6号线是串联郫都、市中心和天府新区的西北-东南-西南方向的骨干线路,北起郫都区望丛祠,南至双流区兰家沟,由西北向东南串联起郫筒、红光、犀浦、安靖、九里堤、西北桥、李家沱、牛王庙、东光、琉璃场、金融城、中和、万安、天府商务区、西博城、回龙等片区。线路主要沿西区大道、校园路、交大路、一环路东南段、锦华路、仁和路、万新路、福州路、剑南大道等道路走行。该线路解决了一环路东南段地铁覆盖较为薄弱的问题。
- 7号线为串联成都市轨道交通米字型骨干网络的环线。位于二、三环之间居住用地最密集地带,并串联了国铁成都站、成都东站、成都南站三大交通枢纽,并与多条轨道交通放射线路相交。
- 8号线是串联空港片区、武侯区、成华区的西南-东北方向的骨干线路,南起双流区莲花站,北至成华区十里店站,串联起文星、白家、石羊、科园、永丰、东湖、东光、牛市口、杉板桥、十里店等片区。线路主要覆盖川大路、益新大道、高朋大道、二环路东南段、杉板桥路等主要道路。由于该线路串联起川大两大校区,被称为“川大高级校车”。
- 9号线是覆盖成都西南片区的接驳线、半环状线、快线、辅助线。该线路主要沿培风路、武侯大道、锦城大道走行,覆盖金融城、锦城广场、石羊、华兴、机头桥、黄田坝等片区,可接驳成都西站。
- 10号线是连接中心城区和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的快线,并向南延伸至花源、花桥片区及新津主城区。
- 17号线是连接城区与温江区的快线、市郊线。该线路采用大站模式运行,主要沿成蒲快速通道、凤翔大道、永康路、生态大道走行,覆盖金星、黄石、温江老城区、九江、机投桥等片区。
- 18号线是连接中心城区(成都市区、火车南站、天府新区)和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的快线,同时用于快速连接成都市区与简阳。
车站


至2020年12月,成都地铁开通运营车站373个(换乘站不重复计算),包括350座地下车站、23座高架车站。其中2号线有犀浦站、大面铺站、连山坡站和界牌站四座高架车站;3号线有植物园站、金华寺东路站和三河场站三座高架车站;4号线有明蜀王陵站和西河站两座高架车站;5号线华桂路站-幸福桥站区间共有5座高架车站;10号线应天寺站-花桥站区间共有5座高架车站;17号线金星站、黄石站两站为高架车站;18号线三岔站、福田站两站为高架车站。其余车站均为地下车站。
成都地铁站台形式多数采用岛式站台,其中7号线全线几乎全为岛式站台(除火车南站),少数采用侧式站台。由于客流需要、换成需求及受车站地理环境影响,部分车站的站台形式采用西班牙式站台(天府广场站和火车南站)、双岛式站台(中医大省医院站)、一岛一侧式站台(太平园站)、间隔侧式站台(孵化园站)等特殊站台形式。部分地下车站的站厅也会设在地面,如升仙湖站、双流西站站和成都行政学院站。
换乘站

成都地铁现有换乘站46座,其中三线换乘5座,两线换乘41座,最早開通的是天府广场站。
车站 | 线路1 | 线路2 | 线路3 |
---|---|---|---|
四河站 | 1号线 | 1号线(支线) | |
天府广场站 | 1号线 | 2号线 | |
省体育馆站 | 1号线 | 3号线 | |
骡马市站 | 1号线 | 4号线 | |
人民北路站 | 1号线 | 6号线 | |
西博城站 | 1号线 | 6号线 | 18号线 |
火车北站 | 1号线 | 7号线 | |
火车南站 | 1号线 | 7号线 | 18号线 |
倪家桥站 | 1号线 | 8号线 | |
孵化园站 | 1号线 | 9号线 | 18号线 |
世纪城站 | 1号线 | 18号线 | |
海昌路站 | 1号线 | 18号线 | |
春熙路站 | 2号线 | 3号线 | |
中医大省医院站 | 2号线 | 4号线 | 5号线 |
犀浦站 | 2号线 | 6号线 | |
牛王庙站 | 2号线 | 6号线 | |
一品天下站 | 2号线 | 7号线 | |
成都东客站 | 2号线 | 7号线 | |
东大路站 | 2号线 | 8号线 | |
市二医院站 | 3号线 | 4号线 | |
高升桥站 | 3号线 | 5号线 | |
前锋路站 | 3号线 | 6号线 | |
驷马桥站 | 3号线 | 7号线 | |
太平园站 | 3号线 | 7号线 | 10号线 |
武青南路站 | 3号线 | 9号线 | |
双流西站 | 3号线 | 10号线 | |
玉双路站 | 4号线 | 6号线 | |
槐树店站 | 4号线 | 7号线 | |
文化宫站 | 4号线 | 7号线 | |
双桥路站 | 4号线 | 8号线 | |
成都西站 | 4号线 | 9号线 | |
凤溪河站 | 4号线 | 17号线 | |
西北桥站 | 5号线 | 6号线 | |
回龙站 | 5号线 | 6号线 | |
神仙树站 | 5号线 | 7号线 | |
北站西二路站 | 5号线 | 7号线 | |
九兴大道站 | 5号线 | 8号线 | |
锦城大道站 | 5号线 | 9号线 | |
西南交大站 | 6号线 | 7号线 | |
琉璃场站 | 6号线 | 7号线 | |
东光站 | 6号线 | 8号线 | |
金融城东站 | 6号线 | 9号线 | |
高朋大道站 | 7号线 | 8号线 | |
理工大学站 | 7号线 | 8号线 | |
三元站 | 8号线 | 9号线 | |
华兴站 | 9号线 | 10号线 | |
机投桥站 | 9号线 | 17号线 | |
出入口


成都地铁出入口造型在时间上大致分为两代。第一代出入口使用于1、2、3、4、5、7、10号线,采用大致统一的标准造型,根据出入口所在地理位置是否需要避免视觉遮挡等因素分为有上盖和无上盖两种造型。有上盖出入口顶部统一装饰有此出入口最邻近站台所属线路的代表色。无上盖出入口或装饰有此出入口最邻近站台所属线路的代表色。第二代出入口则使用于6、8、9、17、18号线及更多后续线路,出入口采用玻璃盒子造型,不再展示线路色,缀有成都地铁标志的灯箱与出入口一体化设计,出入口侧面亦设置了大号发光出入口编号,方便乘客查找。[56]成都地铁各车站至少有一个及以上出入口配备有无障碍设施,无障碍设施的种类有无障碍电梯或轮椅升降台。
地铁出入口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重要的一部分,反映着城市交通设施的风貌,也是城市风格的展现。成都地铁为增强城市风貌和地域特色,体现地铁出入口的地域区位、人文艺术特征和历史文化感,在某些车站设计有非标准造型的出入口,如新南门站川西民居元素出入口、金沙博物馆站金沙风格出入口等。
车辆

车辆信息
成都地铁列车车队由中车四方与中车长客设计制造的6节编组B型车辆、6节编组A型车辆以及8节编组A型车辆组成。
2008年成都地铁为筹备运营1号线,向中车四方首批采购了17列共102辆地铁车辆[57],此批车辆采用B型不锈钢轻量化车体,6节编组中拖车2节、动车4节,总长120米,宽度为2.8米,全车定员1460人,最多可载客1880人,最高运行速度80公里/小时。此后开通的2号线、3号线和4号线列车均使用此车型[58]。其中1、2号线列车由中车四方及成都中车四方轨道车辆制造[59];3、4号线列车由中车长客和中车长客股份成都北车制造[60]。
成都地铁2017年开通运营的7号线与10号线列车、2020年计划开通的8号线列车则采用A型铝合金车体,6节编组中拖车2节、动车4节,总长140米,宽度为3米,全车定员1828人,最多可载客2488人,最高运行速度80公里/小时,其中7号线、10号线车辆由中车四方牵头制造,中车成都机车车辆制造车体和组装[61],8号线车辆由中车长客牵头制造。
成都地铁2019年开通的5号线、2020年开通的6、9、17、18号线则采用8节编组A型铝合金车体列车,总长180米、宽度3米、最大载客量可达3500人左右。其中5、6号线列车最高运行速度80km/h,9号线列车最高运行速度100km/h,17、18号线列车最高运行速度则达到140km/h。最高等级的GoA4级别无人驾驶系统被引入9号线列车,因此9号线列车具备全自动无人运行的能力;17、18号线的列车则为AC 25kV供电的市域快线列车,在车体气密性、电机功率、旅客界面等方面进行了针对性补强。5、9号线列车由中车长客牵头设计制造,6、17、18号线列车则由中车四方牵头设计制造。
部分较新的2号线列车以及3/4/5/6/7/8/9/10/17/18号线全部列车上均有太阳神鸟金饰图案。
信号系统
成都的地铁信号系统均采用基于无线传输技术的移动闭塞CBTC制式[62],具备列车自动监控、列车自动防护、列车自动运行等功能,能够确保列车运行安全,防止追尾和冲突,提高运行效率(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缩短行车间隔),实现列车运行的信息化和自动化。
2010年通车的成都地铁1号线首先采用了浙江众合科技(浙大网新下属企业)与安萨尔多STS提供的无线CBTC信号系统和设备[63];成都地铁2号线沿用了同样的系统和设备[64];2016年开通的成都地铁3号线则首次采用了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ATC信号系统[65],CBTC信号系统集成提供方为北京交控科技[66];成都地铁10号线和建设中的6号线采用了浙江众合科技和安萨尔多STS的信号系统[67][68];成都地铁4号线以及7号线采用的是由中国铁路通信信号控股、阿尔斯通合资的企业卡斯柯所提供的Urbalis 888 CBTC信号系统解决方案,在建的18号线、19号线、有轨电车蓉2号线以及自动化程度达GOA4级的无人驾驶线路9号线项目均采用此系统[69]。2019年通车的的5号线沿用北京交控科技提供的自主知识产权CBTC信号系统[70]。
车辆配属
截至2020年12月18日,成都地铁12条运营线路(不含有轨电车蓉2线)总共有584列地铁列车,分为A、B两种类型,其中A型374列,B型210列。
线路 | 编组 | 最高时速 | 配属时期 | 制造年份 | 编号 | 数量 | 整车制造 | 信号系统 | 牵引系统 | 制动系统 | |
---|---|---|---|---|---|---|---|---|---|---|---|
1号线 | 6B | 80km/h | 一期 | 2007-2009 | 101-117 | 17列[71] | 共73列[72] | 中车青岛四方 | 众合科技 安萨尔多STS |
湘潭电机 東洋電機 |
纳博特斯克 |
一期 | 2011-2012 | 118-129 | 12列 | ||||||||
二期 | 2014-2015 | 130-147 | 18列[73] | ||||||||
三期 | 2015-2017 | 148-173 | 26列 | ||||||||
2号线 | 6B | 80km/h | 一期 | 2010-2012 | 201-232 | 32列[74] | 共60列 | 中车青岛四方 | 众合科技 安萨尔多STS |
湘潭电机 東洋電機 |
中国铁科院 |
二期 | 2013-2014 | 232-242 | 10列[75] | ||||||||
二期 | 2014-2015 | 243-260 | 18列[76] | ||||||||
3号线 | 6B | 80km/h | 一期 | 2014-2016 | 301-324 | 24列[77] | 共24列 | 中车长春客车 | 交控科技 | 阿尔斯通 OPTONIX |
纳博特斯克 |
4号线 | 6B | 80km/h | 一期 | 2013-2015 | 401-427 | 27列[78] | 共53列 | 中车长春客车 | 卡斯柯 | 中国铁科院 | |
二期 | 2016-2017 | 428-454 | 26列[79][註 6] | ||||||||
5号线 | 8A | 80km/h | 一期/二期 | 2018-2019 | 5001-5062 | 62列[80] | 共62列 | 中车长春客车 成都中车长客 |
交控科技 | ||
6号线 | 8A | 80km/h | 一期、二期、三期 | 2019-2020 | 6001-6108 | 108列 | 共108列 | 中车成都机车 | 新誉庞巴迪 MITRAC 1100 |
||
7号线 | 6A | 80km/h | 一期 | 2016-2017 | 701-744 | 44列[81] | 共44列 | 中车青岛四方 中车成都机车 |
卡斯柯 | 克诺尔 | |
8号线 | 6A | 80km/h | 一期 | 2019-2020 | 8001-8043 | 43列 | 共43列 | 中车长春客车 | |||
9号线 | 8A | 100km/h | 一期 | 2019-2020 | 9001-9025 | 25列 | 共25列 | 中车成都机车 | 阿尔斯通 OPTONIX |
||
10号线 | 6A | 100km/h | 一期 | 2016-2017 | 1001-1006 | 6列[82] | 共46列 | 中车青岛四方 中车成都机车 |
众合科技 安萨尔多STS |
新誉庞巴迪 MITRAC 1100 |
克诺尔 |
二期 | 2018-2019 | 1007-1046 | 40列[83] | 中车时代
tPower-TN10 | |||||||
17号线 | 8A | 140km/h | 一期 | 2019-2020 | 17001-17020 | 20列 | 共20列 | 中车成都机车 | 新誉庞巴迪[84] | ||
18号线 | 8A | 140km/h | 一期、二期 | 2019-2020 | 18001-18026 | 26列 | 共26列 | 中车成都机车 | 新誉庞巴迪[84] | ||
主题列车

自2014年6月10日,成都地铁首列主题文化列车“廉洁文化号”专列上线以来,成都地铁结合各条线路自身的特色相继打造了“青创号”、“盼达号”等一系列主题列车,意在让地铁车辆成为成都城市形象的展示窗口和城市文化的传播载体。
截至2018年,成都地铁运营的各条线路均有主题列车,大部分非常设列车的上线时间为一个月。乘客可通过成都地铁官方APP查询主题列车所在位置,便于搭乘。
成都地铁主题文化列车列表 | |||
---|---|---|---|
名称 | 上线时间 | 线路 | 特色 |
廉洁文化号 | 2014年6月10日 | 1号线 | 成都地铁主题列车的“老大哥”,浑身上下可谓充满着巴蜀“廉味”,穿行成都南北的它不仅伴随成都市民的日常出行,还生动地诠释了“廉洁成都·你我同行”的理念。[85][86] |
文明成都 | 2014年10月26日~ | 2号线 | 常设列车、以代表正能量及中国风的红色为主色调,通过通俗的宣传语及先进人物的展示,向社会公众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成都好人”的品牌[87]。 |
升级版 廉洁文化号 |
2015年7月25日 | 1号线 | 主色调采用象征环保的绿色,通过通俗的宣传语及主题为“认认真真,我只按规矩办”、“兢兢业业,我只思百姓暖”等9幅海报,向社会公众传递廉洁价值理念[88]。 |
菁蓉号 | 2015年12月26日~ | 4号线 | 常设列车、车厢内介绍成都“创业天府”行动计划及青年创客荟相关内容,车内标志图形以乘车站点、线路与创业为提炼基础,寓意创业就像一次乘车旅行的经历,有人中途下车、也有人一路到底,鼓励青年创业精神[89]。 |
盼达号 | 2016年7月31日~ | 3号线 | 常设列车、盼达寓意熊猫,车内有熊猫座椅、熊猫头形拉环及看板、竹节立柱以及熊猫海报、主题墙画、地板有熊猫脚印,车厢外侧有粉红色熊猫头形车窗造型,整体以清新、温暖、萌动的氛围传播成都的熊猫文化[90]。 |
工人先锋号 | 2016年9月23日~ | 1号线 | 常设列车、以“中国梦·劳动美”为主题,是全国首班礼赞劳动美的地铁专列,各车厢分别展示了成都市先进单位、班组、各级劳动模范、优秀技能选手、优秀工作室等单位和个人代表的先进事迹,意在社会中营造崇尚劳动的氛围[91]。 |
童年记忆 | 2017年6月5日~ | 常设列车、由成都地铁集团和四川省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中心共同打造,是中国西部首列环保主题专列,将川剧变脸、熊猫、盖碗茶、耙耳朵等四川元素与环保主题紧密关联,利用童年这份共同的记忆,唤醒每个人心中的纯净,争做环境保护的共建者与受益者[92]。 | |
最成都(1001) | 2017年9月6日~ | 10号线 | 常设列车、对“大熊猫与青城山”“盖碗茶与西岭雪山”“火锅与廊桥”“辣妹子与宽窄巷子”等元素进行融合,形成四幅“最成都”主题图案,再配上银杏叶形状拉手、芙蓉花贴和古风画框,宣传成都特色的旅游文化[93]。 |
金沙文化号(716) | 2017年12月6日 | 7号线 | 车厢内部主色调为金色,以金沙遗址的太阳、神鸟、眼睛三大图腾符号及其他重要文物为元素,融入车体、车窗、把手椅背等细节设计,意在地铁车厢内打造出一个移动的小型“金沙博物馆”[94]。 |
中国很赞号 | 2018年3月17日 | 以红色、黄色、蓝渐变色为主色调,融入祥云、中国结、竹等中国古典装饰纹样,呈现了移动支付、共享交通等“中国新发明”,地贴展现桥梁、城市地标和山川,以激发乘客的爱国情怀[95]。 | |
开往春天的地铁 | 2018年3月19日~4月19日 | 2号线 | 车厢内以粉色桃花为主题,分别呈现“桃花盛开”、“桃源奇景”、“世外桃源”等意境,传递成都春天的韵律,展现成都加快农村发展、推动城乡融合的创新成果,彰显天府文化的魅力[96]。 |
书香号 | 2018年4月23日~ | 1号线 | 常设列车、以“中国书籍演变史”为主题,按照“甲骨、简牍、缣帛、石经、纸书、未来之书”的脉络,融入金沙、三国、草堂、蜀锦、文化名人等成都元素,将经典书籍贯穿其中,展现中国阅读传统,营造书香氛围[97]。 |
蓉漂·人才 | 2018年4月28日~ | 常设列车、专列主题为“‘蓉漂’快上车!来成都的66个理由”,专列采用孟菲斯设计风格,以红黄相间配色,并将塔子山公园、青城山、银杏等成都标志性元素,以及成都作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重要支点城市的图案融合在车厢中[98]。 | |
7号线 | 专列主题为“‘蓉漂’说”,采用“成都红”“创新蓝”“川渝绿”为主色调,以波普艺术风格提炼“蓉漂”人群的各种形态,彰显成都这座城市的活力与时尚[98]。 | ||
10号线 | 专列主题为“创新之都,‘蓉’我圆梦”,车厢采用红蓝两种主色调,红色以解读成都城市魅力为主题,展现出成都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蓝色部分则以电子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为主题,代表成都在现代产业和电子信息方面的成就[98]。 | ||
法治号 | 2018年5月9日 | 2号线 | 用不同的元素表达法治的作用,以竹子和红绿灯诠释文明出行;用笑脸和“福”字,诠释家庭美满;以竹子做成的伞为大熊猫遮风挡雨,诠释环境秀美。地铁车门处贴以剪纸创作的门神,表达“法治守护每一扇通往幸福的大门”[99]。 |
南丝路 | 2018年8月15日 | 1号线 | 以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卡通形象,带领乘客踏上了南方丝绸之路之旅。邛窑、邛酒、天台山、平乐古镇、邛崃巷子、邛茶走廊等元素融汇其中,让乘客充分领略到邛崃的历史文化和独特魅力[100]。 |
安安号 | 2018年9月16日~10月16日 | 以小清新浅蓝为主色调,既贯穿了“网络星球”的设计概念,也呼应网络安全宣传周的主调蓝色,营造出浓郁的科技感氛围。在每一节对应的主题车厢内,“安安”身着六种主题制服,为乘客们带来不同类别的网络安全知识[101]。 | |
蓉蓉号 | 2018年10月5日~11月5日 | 专列主题为“2018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以蓝色为主色调,车厢内部各处也进行了特色点缀,“双创”周吉祥物“蓉蓉”的身影坐落于车厢各处角落[102][103]。 | |
蓉蓉号 | 2018年10月7日~11月7日 | 2号线 | 专列主题为“2018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以明快的蓝色为主色调,车厢内部的地面、顶部、车厢壁、拉手、座位侧面等地方,都进行了全新装点。“蓉蓉”的形象是一只佩戴着哈雷风镜的有不同颜色、不同造型的熊猫[103]。 |
菁蓉汇号 | 4号线 | 专列主题为“2018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为桔黄色系,“菁蓉汇”的字样出现在地板上、车厢内壁等处,非常醒目,“成都高新菁蓉汇,双创升级新空间”等励志标语也特别醒目[103]。 | |
壮壮号 | 10号线 | 专列主题为“2018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整体色彩则为绿色。“壮壮”是2017年全国“双创周”的吉祥物,以稀有、勤劳、进取的独角兽为原型,来体现创业者的探索钻研精神[103]。 | |
唤醒号 | 2018年11月5日~12月5日 | 1号线 | 六节车厢分为六个唤醒实验站,分别唤醒大众对时尚的“洞察力”“创造力”“吸引力”“记忆力”“想象力”以及“成都力”,通过每个车厢主题全维度地唤醒乘客的“时尚基因”[104]。 |
卡通号 | 2018年12月15日~2019年1月15日 | 7号线 | “卡通号”里色彩斑斓的各节车厢内,分别分布了各类卡通主题,活泼可爱的卡通形象遍布车顶、车门、地板等位置。HelloKitty、酷企鹅、大眼蛙,蛋黄哥、POCHACOO、AP鸭6位卡通人物都拥有自己的专属车厢,将陪伴每一位乘客度过城市里的短暂旅途。[105] |
升级版盼达号(305) | 2018年12月26日[106] | 3号线 | 延续使用“盼达号”主题列车大熊猫的憨萌形象,以绿色作为基调,将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山、水、竹笋等元素抽象化地运用到车厢背景中,渐变明亮的绿色带来清新自然的感觉。车头结合成都地铁LOGO精心设计了熊猫面部造型,既突出了熊猫外形的特点,又彰显出独特的天府文化和地铁文化。 |
空港双流号 | 走进列车车厢,仿佛搭上了一架正在航行的班机:展板以飞机窗口为灵感,贯穿整个列车;透过一扇扇“窗口”,乘客可在车厢里“俯瞰”双流各色美景。六节车厢分为6大板块,从不同的视角展现双流区的独特魅力。 | ||
建设者之歌 | 作为向成都轨道交通建设者致敬的主题列车,“建设者之歌”通过独特的视觉设计和丰富的主题内容,展现出轨道交通建设者精耕细作的工作风采。列车的头尾两节车厢地面铺设轨道画面,并在轨道两侧标注了3号线建设的重要节点,中间车厢则利用顶部、两侧地面组合成圆状视觉,营造出抽象的隧道感,让乘客仿佛置身隧道空间。 | ||
why | 2019年3月11日 | 1号线 | 不论是车厢内悬挂的展板、地面喷绘,还是车厢连接墙均分布有简单易懂的小贴士、形象逼真的科普画面,整辆列车弥漫着浓浓的科普气息。6节车厢被划分为航天航空、灾难与防护、海洋与环境、四川动植物、生活、建筑与交通设计6大板块,让人身临其境感受氛围。 |
平安号 | 2019年3月12日 | 7号线 | 主题列车以海洋蓝为主色调,配以生动有趣的安全漫画和醒目上口的安全标语,营造出简洁、明快、轻松的氛围。漫画和标语分布在车厢内展板、地面和连接处,通过点线面的巧妙搭配,便于乘客在搭乘地铁时了解公共安全知识,树立公共安全、人人有责的意识。[107] |
守护号 | 2019年4月2日~5月2日 | 1号线 | 这是全国首列以“保健”市场乱象整治为主题的宣传列车,6节车厢被划分为六大主题板块,每一个板块都介绍了一种“保健”市场上常见的行骗套路。[108] |
流动博物馆 | 2019年9月18日~12月31日 | 7号线 | 由成都轨道集团与新华通讯社、四川省建川博物馆、中车成都公司共同打造,精心挑选了1949-2019年的300多张重要历史照片和文物复印件,通过时间长廊的设计,将新中国,特别是四川、成都70年的奋斗史和普通人衣食住行的巨大变化逐年呈现。[109] |
青羊追梦号 | 2019年9月22日~10月22日 | 1号线 | 6节车厢围绕“我爱你祖国”“文博青羊”“非遗传承”“少城记忆”“财富基因”“新城崛起”六个方面,以简约明快的创作风格,勾勒出70年来青羊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彰显青羊区开放、人文、现代、优美的独特城市气质。[110] |
金牛号 | 2019年9月29日 | 7号线 | 每节车厢的车顶都以“我们的70年”为主题,展示了1949年以来金牛区发生的重大事件。六节车厢分别以“爱在金牛”、“科技金牛”、“商贸金牛”、“文旅金牛”、“轨道金牛”、“健康金牛”为主题,展现金牛区取得的产业成就。[111] |
文明号 | 2019年11月18日 | 3号线 | 6节车厢划分为6个不同板块,分别列举了安检、过闸、站厅、候车、乘车区域全出行流程中的不文明行为,同时正面展现文明乘车行为引导乘客文明出行。采用手绘漫画与软性引导式文案相结合的展现形式,让乘客在畅游趣味漫画的同时,主动提升文明出行意识。[112] |
城市英雄 | 2019年11月19日 | 1号线 | 专列聚焦成都的道德模范和新时代好少年,用海报、简介的形式向大家展示他们的形象和事迹,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市民认识身边的“城市英雄”,学习他们的事迹和精神,进而形成见贤思齐的良好社会风尚。[113] |
大运号(5056) | 2019年12月27日 | 5号线 | 列车以“在成都,成就每一个梦想”为主题,使用红、绿、蓝、黄四种大运会色彩作为车体主色调,在车厢内融合大运会U型标志、银杏、大运竞技项目与成都地标景观来抽象出车厢装饰画,并在看板处展示大运知识、口号、吉祥物等,向市民宣传2021年成都大运会。[114] |
TOD号(5005) | 列车以橙色为主色调,在车体装饰上加入了天府文化和成都元素,传播TOD“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115] | ||
新津号 | 10号线 | 新津号全车以蓝色和绿色为主色调,采用莫奈的印象派油画风格,在车厢内展示了新津县公园城市的城镇风光以及绚烂多彩的自然景观,为乘客展现新津的区域风貌和发展前景。[116] | |
青春快线 | 2020年1月1日 | 1号线 | 青春快线主题列车由中国共青团四川省委与成都地铁合作打造,全车分为思想引领、创新创业、志愿服务、婚恋交友、职业发展、全团带队六个主题,并使用六种不同颜色辅以手绘画面进行装饰,希冀营造出一个成都市青少年的移动“青春驿站”。[117] |
蓉漂人才日 | 2020年4月25日 | 2020年“蓉漂人才日”主题列车以新冠疫情背景下国有企业扩大招聘的“才聚蓉城、国企当先”为主题,采用蓝色为车厢主色调,寓意人才前途的一片蓝海;变形彩虹飘带贯穿全车,寓意“蓉漂”人才在成都国企绽放自己的绚丽人生。全车六节车厢还采用成都六家典型国企的品牌色进行装饰,鼓励“蓉漂”人才扎根成都国企。[118] | |
燃梦 | 2020年8月15日 | 2号线 | 六节车厢的主色调以大运会会徽为基底,融入多彩渐变色条,寓意成都热情、活力、时尚的绚烂生活与大学生的斑斓青春,同时也与本届大运会会徽颜色大红、明黄、翠绿、湖蓝四个渐变色一脉相承。在设计里还掩映了代表天府之国城市地标印记的剪影,如望江楼、天府塔、环球中心、丹景台等,见证城市发展的变迁,彰显成都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119] |
科普熊猫号 | 2020年9月1日~12月1日 | 1号线 | 科普熊猫号由成都地铁与成都市科协合作打造,是成都地铁的第三组科普主题列车,以象征科技的蓝色、象征梦幻的紫色与象征生态的绿色为主基调。六节车厢分别按照“智慧城市”、“5G时代”、“生命健康”、“生态环境”、“科技成就”、“科幻之都”六大主题设计,展现了科普、科技、科幻三者的神奇瑰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乘客的科普素质。[120] |
建设号 | 2020年9月27日 | 18号线 | 通过“时光篇”“揭秘篇”“无闻篇”和“华丽篇”等4个篇章的列车装饰贴纸广告,全景再现了成都轨道建设15年来的光辉历程和轨道建设者们的辛勤付出,为广大市民打开了一扇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窗口”。此外还集中展示了网友对成都轨道建设的感言,其中既有轨道建设参与者的心路历程和豪迈情怀,更有普通市民对轨道建设的理解支持和加油点赞,展现了一幅“轨道城市人民建,建设轨道为人民” 的生动画卷。 |
奋进号 | 2020年10月17日 | 1号线 | 该主题列车以多媒体手段集中展示了四川高原藏族聚居区、大小凉山彝区、秦巴山区、乌蒙山区脱贫前后的图片和视频,是四川省脱贫攻坚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现。[121] |
天府龙芽号 | 2020年12月14日 | “天府龙芽号”以“银杏黄”为主色设计,旨在借助地铁媒介平台强大的传播力,传播四川茶文化,在寒冬为乘客带来一阵暖意。 | |
知乎号 | 2020年12月29日 | 由成都轨道集团与知乎共同打造,以“与成都共生长”为主题,采用“互联网+地铁”的跨界玩法,通过知乎式问答给出成都十年进击之路的种种答案。[122] |
设施
票务


票价
成都地铁现在采用计程计时票制。
2010年9月27日至2017年6月1日,成都地铁曾采用基本票价2元起价的区间计价制,2元可乘坐6个区间,3元可乘坐10个区间,4元可乘坐16个区间,之后每增加1元可多乘坐8个区间[128]。乘客单次乘车在车站付费区内可以停留的最长时间为120分钟[註 7][129]。2016年10月,成都地铁举行调价听证会,拟定票价调整方案[130]。
2017年6月2日起,成都地铁开始执行里程计价方法,起步价2元,可乘坐4公里;4至12公里范围内,每递增4公里增加1元;12至24公里范围内,每递增6公里增加1元;24至40公里范围内,每递增8公里增加1元;40至50公里范围内,每递增10公里增加1元,超过50公里之后,每递增20公里增加1元。乘客单次乘车在车站付费区内可以停留的最长时间为240分钟。[131]
乘坐里程(公里) | 跳档里程(公里) | 票价(元) |
---|---|---|
0~4(含) | 4 | ¥2 |
4~8(含) | 4 | ¥3 |
8~12(含) | 4 | ¥4 |
12~18(含) | 6 | ¥5 |
18~24(含) | 6 | ¥6 |
24~32(含) | 8 | ¥7 |
32~40(含) | 8 | ¥8 |
40~50(含) | 10 | ¥9 |
50~70(含) | 20 | ¥10 |
以下乘客可以免费乘坐成都地铁:义务兵、革命伤残军人、伤残人民警察、盲人(一、二级)、重度残疾(一、二级)、特级教师(校长)荣誉证等特定人群可按相关规定免费乘坐地铁,其中一级、二级盲人及重度残疾乘客的陪同人员也可享受免费乘车优惠。
单程车票
成都地铁采用非接触式IC卡车票,乘客可通过人工售票处或自动售票机购票,采用刷卡入闸、插卡出闸方式,出站时车票回收。车票实行一人一票制,单程票仅限当站当日有效。未使用单程票,可在购票当日当站办理退票手续,车票一经使用,概不退换。
天府通卡
成都天府通金融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IC卡,分为普通卡、学生卡和老年卡。普通卡按基本票价9折计费;学生卡按基本票价5折计费;老年卡在平日高峰时段段(即工作日的7:30—9:00及17:30—19:00,以进站时间为准)以外的任何时间乘车,每次乘车扣除免费次数3次,高峰时段(工作日7:30-9:00和17:30-19:00,以进站时间为准)内乘车按基本票价9折计费[132]。老年卡免费次数为75次/月[註 8],超出部分按基本票价9折计费。
2018年1月1日起,成都地铁在原有天府通卡优惠基础上,针对长距离、高频次持天府通卡乘坐地铁乘客执行地铁票价累计分段优惠。每自然月内,乘客持天府通卡或天府通公司提供的其他电子支付方式乘地铁,实际消费累计金额未超过200元时,给予基本票价9折优惠;超过200元之后,自下一次乘车时起,给予基本票价6折优惠;超过400元之后,自下一次乘车时起,恢复基本票价9折优惠;乘地铁消费累计金额月底清零,次月重新累计[133]。
移动支付与二维码扫码过闸
2017年6月2日起,成都地铁在全线网人工票亭开通二维码移动支付。乘客可通过扫描支付宝或微信支付的二维码进行购票支付或充值天府通卡的操作。[134]当年下半年,成都地铁全线网自助售票机陆续开通二维码移动支付功能。[135]2017年起,成都地铁为实现移动扫码乘车能力,开始对全线网范围内票务、闸机系统进行改造,增设闸机扫描二维码功能。2018年6月30日,成都地铁二维码扫码过闸改造基本完成并开始进行公众体验。[136]2019年1月8日起,成都地铁全线网车站正式开始支持天府通手机App内二维码扫码过闸。[137]2019年5月24日,成都地铁在全线网车站闸机开通银联云闪付App内乘车二维码快捷过闸功能。2019年12月27日,成都地铁App内也增加了扫码过闸功能,用户可通过微信或支付宝支付车费并扫描二维码快速过闸。
服务
成都地铁在天府广场站、春熙路站、中医大省医院站、动物园站、犀浦站、茶店子客运站等换乘车站、重点车站设有爱心伞、紧急医药箱、手机加油站等便民服务措施,在华西坝站和中坝站等18座车站的母婴候车室内配置有饮水机、哺乳沙发、尿布台、温奶器、加湿器、洗手液等设施,并推出了残疾乘客“预约服务”、多种类电子购票充值支付等满足不同类型乘客需求的便捷服务措施,以方便乘客出行[138]。成都地铁线网设置有150余个卫生间,且在付费区内外均有布置。2018年为响应“厕所革命”,成都地铁四十余个卫生间进行了改造升级,并保证所有卫生间卫生纸、洗手液不断供、绝大部分卫生间提供干手机服务。[139]
未来扩展
建设中线路
截至2020年12月,成都地铁共有第四期建设中8号线二期、10号线三期、13号线一期、17号线二期[140]、18号线三期、19号线二期、27号线一期、30号线一期工程正在建设中[141]。第四期8个项目全部建成后,成都市将形成总长超700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141][49]。
预计开通时间 | 线路 | 区段 | 起讫站 | 长度(公里) | 新建车站数 | 车辆编组 | |
---|---|---|---|---|---|---|---|
2022年 | 19号线 | 二期 | 九江北 | 合江 | 42.87 | 12[註 9] | 8节编组A型车 |
2023年 | 10号线 | 三期 | 太平园 | 骡马市 | 6.44 | 6 | 6节编组A型车 |
2024年 | 17号线 | 二期 | 机投桥 | 高洪 | 24.8 | 18 | 8节编组A型车 |
2024年 | 18号线 | 三期北段 | 火车北站 | 火车南站 | 16.713 | 7[註 10] | 8节编组A型车 |
三期南段[註 11] | 天府机场1号2号航站楼 | 官堰 | |||||
2024年 | 8号线 | 二期西南段 | 龙港 | 莲花 | 1.25 | 1 | 6节编组A型车 |
二期东北段 | 十里店 | 桂龙路 | 6.56 | 6 | |||
2024年 | 13号线 | 一期 | 瓦窑滩 | 车城西二路 | 29.07 | 21 | 8节编组A型车 |
27号线 | 一期 | 石佛 | 蜀鑫路 | 24.86 | 23 | 6节编组B型车 | |
30号线 | 一期 | 双流机场2航站楼 | 白鹤林 | 26.284 | 23 |

8号线
8号线二期工程作为一期工程的延伸线,共分两段线路;其中西南延伸段(西航港客运中心站-莲花站(不含),沿西航港大道敷设)共设1站1区间,线路长1.25km;东北延伸段(十里店站(不含)-龙潭寺东站,沿成华大道、规划路敷设)共设6站6区间,线路长6.56km[49]。
13号线
成都地铁13号线一期线路全长29.07公里,全为地下线,共设21座车站,设龙泉车辆段,主控制中心设于新苗(二期),备用控制中心设于龙泉车辆段,设培风、龙泉二个主变电所[142]。
17号线
17号线二期工程线路全长24.8km公里,全为地下线,共设18座车站,设五桐庙车辆段一座,设新苗控制中心,设清水河、麻柳共2个主变电所[142]。
18号线
18号线三期工程线路全长16.713公里,全为地下线,共设8座车站,其中7座地下站,1座高架站。设临江停车场,控制中心设于新苗控制中心,设升仙湖、临江两个主变电所[142]。
19号线
成都地铁19号线二期工程线路全长42.87公里,全为地下线,共设12座车站(含预留车站1座),设长顺村停车场,控制中心为新苗控制中心,设空港三路、天保大道两个主变电所[142]。
27号线
成都地铁27号线一期工程北起新都区香城大道站,西至青羊区何元门站,主要沿香城大道、万石路、中环大道、金府路、育苗路、同怡路、蜀江路敷设。线路全长24.86km(高架线约7.52km,地下线17.34km),共设置车站23座,其中换乘站9座,平均站间距为1.10km,最高运行速度80km/h。设大丰车辆基地1座,设大丰和韦家碾2座主所,控制中心共享线网新苗控制中心[142]。
30号线
成都地铁30号线一期工程起于双流机场2航站楼站,止于洪家桥站,呈西南向东北沿大件路、石桥路、府城大道、桦彩路、三环路南段、陵川路、洪景南路、东部新城规划道路敷设。一期工程线路长约26.284km,均为地下线,共设置车站23座,其中换乘站14座,平均站间距1.17km,最高运行速度80km/h。设高碑坝车辆基地1座,洪家桥停车场1座;设高碑坝主变电所和洪家桥主变电所2座;控制中心共享线网新苗控制中心[142]。
规划中线路
注释
参考资料
- . 成都地铁. 2015-01-27 [2015-01-27].
- . 2020-08-06 [2020-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7).
- 袁弘. . 成都日报 (成都日报社). 2021-12-18 [2021-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9).
- 张家华 常斐. . 成都商报. 2020-12-19 [2021-01-01].
- . 成都市统计局. 2020-03-28 [2020-03-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6) (中文).
- . 成都地铁运营官方微博. 2020-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5) (中文).
- 成都地铁. . 新浪微博. 2017-12-31 [2017-12-31] (中文).
- . 新浪四川. 2017-12-09 [2017-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5) (中文).
- . 四川新闻网. 2020-02-13 [2020-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3) (中文).
- . 新华网. 2010-09-10 [2017-06-11] (中文).
- 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 四川辞书出版社. 1998-03: 196 [2021-01-01]. ISBN 7-80543-633-9/Z•85 请检查
|isbn=
值 (帮助). - . 四川在线. 2010-09-27 [2017-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1) (中文).
- . 新华网. 2007-10-14 [2017-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5-30) (中文).
- . 新华网. 2005-12-29 [2017-06-12] (中文).
- . 新华网. 2005-11-03 [2017-06-12] (中文).
- . 搜狐新闻. 2004-07-09 [2017-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5) (中文).
- . 网易新闻. 2005-09-13 [2017-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1) (中文).
- . 网易新闻. 2010-09-09 [2017-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23) (中文).
- . 四川在线. 2007-12-11 [2017-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07) (中文).
- . 四川在线. 2007-12-28 [2007-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09-08-31 [2019-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1).
- . 新华网. 2010-09-27 [2010-09-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四川在线. 2011-07-22 [2011-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05) (中文).
- . 华西都市报. 2012-04-27 [2012-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06) (中文).
- . 四川新闻网. 2012-06-09 [2012-06-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5) (中文).
- . 四川新闻网. 2012-08-29 [2012-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21) (中文).
- . 成都市人民政府. 2012-11-10 [2012-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5) (中文).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3-03-04 [2019-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1).
- . 成都地铁. 2013-06-08 [2013-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11) (中文).
- . 华西都市报. 2013-09-17 [2013-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5) (中文).
- . 四川建设网. 2014-03-25 [2014-03-31] (中文).
- . 四川在线. 2014-03-31 [2014-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中文).
- . 四川在线. 2014-10-22 [2014-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5) (中文).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5-05-18 [2019-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04).
- . 网易. 2015-06-11 [2015-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5) (中文).
- . 四川新闻网. 2015-07-06 [2015-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5) (中文).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6-07-15 [2019-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2).
- . 四川省人民政府. 2016-08-09 [2016-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5) (中文).
- . 四川在线. 2016-09-27 [2016-09-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5) (中文).
- . 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6-12-30 [2016-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8) (中文).
- . 四川新闻网. 2017-02-23 [2017-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5) (中文).
- . 成都地铁. 2017-02-27 [2017-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17) (中文).
- . 腾讯大成网. 2017-06-02 [2017-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1) (中文).
- . 四川新闻网. 2017-06-28 [2017-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5) (中文).
- . 网易. 2017-09-06 [2017-09-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6) (中文).
- . 四川在线. 2017-12-06 [2017-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6) (中文).
- . 四川在线. 2018-03-18 [2018-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18) (中文).
- . 四川在线. 2018-12-26 [2018-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5) (中文).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9-08-21 [2020-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2).
- . 人民网. 2019-12-25 [2019-1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5).
- . [2020-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3).
- . [2020-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6).
- 成都地铁. . 微博.
- 成都地铁. . 2020-12-16 [2020-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6).
- . 2020-09-27.
- . 成都地铁. 2020-08-27 [2020-09-20] (中文).
- . 网易. 2009-08-04 [2009-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23) (中文).
- . 四川新闻网. 2015-06-07 [2015-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5) (中文).
- . 成都全搜索. 2012-12-24 [2012-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5) (中文).
- . 四川在线. 2016-03-31 [2016-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5) (中文).
- . 网易. 2016-09-23 [2016-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5) (中文).
- . 华西都市报. 2015-12-22 [2015-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23) (中文).
- . 四川在线. 2011-09-27 [2011-09-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2-31) (中文).
- . 搜狐. 2014-06-13 [2014-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5) (中文).
- . 新华网. 2016-07-31 [2016-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01) (中文).
- . 交控科技. [2017-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26) (中文).
- . 搜狐. 2017-09-07 [2017-09-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5) (中文).
- . 腾讯证券. 2017-08-28 [2017-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5) (中文).
- . 卡斯柯. 2017-12-06 [2017-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20) (中文).
- . 交控科技. 2017-07-14 [2017-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26) (中文).
- . 网易. 2010-03-04 [2010-03-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23) (中文).
- . 搜狐. 2016-11-30 [2016-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5) (中文).
- . 网易. 2014-09-26 [2014-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5) (中文).
- . 腾讯. 2014-10-25 [2014-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5) (中文).
- . 腾讯大成网. 2013-03-29 [2013-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5) (中文).
- . 网易. 2014-09-26 [2014-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5) (中文).
- . 网易. 2016-02-17 [2016-0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29) (中文).
- . 成都全搜索. 2015-12-19 [2015-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5) (中文).
- . 网易. 2016-03-31 [2016-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5) (中文).
- 林聪. . 成都商报. 2018-09-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5) (中文).
- . 四川新闻网. 2015-11-21 [2015-1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29) (中文).
- . 成都新闻发布. 2017-09-04 [2017-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5) (中文).
- 袁弘. . 成都日报. 2019-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5) (中文).
- 新誉集团. . 2020年9月2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29日).
- 成都地铁. . 2020年8月18日 (英语).
- 四川新闻网. . 2014年6月1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31日).
- . 网易. 2015-07-25 [2015-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23) (中文).
- . 网易. 2015-12-28 [2015-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5) (中文).
- . 网易. 2016-08-02 [2016-08-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5) (中文).
- . 网易. 2016-09-28 [2016-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5) (中文).
- . 华西新闻. 2017-06-05 [2017-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5) (中文).
- . 网易. 2017-09-13 [2017-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9) (中文).
- . 网易. 2017-12-06 [2017-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5) (中文).
- . 凤凰网. 2018-03-17 [2018-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9) (中文).
- . 凤凰网. 2018-03-19 [2018-03-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4) (中文).
- . 华西新闻. 2018-04-23 [2018-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5) (中文).
- . 搜狐. 2018-04-29 [2018-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5) (中文).
- . 四川在线. 2018-05-09 [2018-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5) (中文).
- . 四川在线. 2018-08-15 [2018-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5) (中文).
- . 四川日报. 2018-09-16 [2020-03-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5) (中文).
- . 成都晚报. 2018-10-08 [2020-03-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5) (中文).
- . 搜狐. 2018-10-08 [2020-03-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5) (中文).
- . 新浪. 2018-11-06 [2020-03-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5) (中文).
- 地铁e号线. . 2018年12月15日.
- 四川在线. . 2018年12月2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2月1日).
- 成都地铁. . www.chengdurail.com. 2019年3月1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2月1日).
- 中国食品报. . 2019年4月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2月3日).
- 成都地铁. . 2019年9月19日.
- 封面新闻. . 2019年9月2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29日).
- 无限成都. . 2019年9月2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30日).
- 四川在线. . 2019年11月1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29日).
- 成都日报. . 2019年1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30日).
- 钱晞. . 四川在线. 2019-12-31 [2020-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30) (中文).
- 戴璐岭. . 四川新闻网. 2019-12-27 [2020-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5) (中文).
- 戴璐岭. . 四川新闻网. 2019-12-27 [2020-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5) (中文).
- 汪龙华 王鑫昕. . 中国青年报. 2020-01-01 [2020-06-05] (中文).
- 李洋. . 四川经济网. 2020-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5) (中文).
- . 2020年8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31日).
- 曹凘源. . 成都日报. 2020-06-01 [2020-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5) (中文).
- 华西都市报. . 2020年10月1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30日).
- . 2020年12月3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31日).
- . 腾讯大成网. 2016-01-08 [2016-0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5) (中文).
- . 四川新闻网. 2013-04-02 [2013-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5) (中文).
- . 网易. 2018-01-30 [2018-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5) (中文).
- 成都地铁新规6月1日起执行:车厢进食最高罚200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新民网
- . 成都地铁. [2017-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9) (中文).
- . 新浪. 2013-05-07 [2013-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6) (中文).
- . 新浪. 2013-05-15 [2013-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中文).
- . 四川省人民政府. 2016-10-19 [2016-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6) (中文).
- . 腾讯. 四川新闻客户端. 2017-05-27 [2017-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6).
- . 新浪. 2013-05-15 [2013-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中文).
- . 凤凰网. 2017-12-22 [2017-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9) (中文).
- 尹沁彤. . 成都商报. 2017-08-08 [2019-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5) (中文).
- . 成都轨道. 2017-12-06 [2019-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5) (中文).
- 严丹. . 成都商报. 2018-06-30 [2019-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5) (中文).
- . 成都日报. 2019-01-08 [2019-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5) (中文).
- . 成都地铁. 2017-07-11 [2017-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2) (中文).
- 成都地铁运营. . [2019-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5) (中文).
- . 成都地铁. 2017-10-16 [2017-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5) (中文).
- . 四川新闻网. 2020-05-18 [2020-05-19].
- 成都轨道建设. . 2020-03-02 [2020-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5).
- . 2021-02-02 [2021-0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3).
- . 2020-12-22 [2021-0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