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濟宏

王濟宏(1797年11月14日-1881年,名會圖,原名恩泰,改名守毅,字季鴻(濟宏),號懺生,行二又行三[1]河南光州直隸州固始縣人,道光元年辛巳恩科〔1821〕舉人,道光十七年十月選河南商邱縣教諭[2],豫工事例道光二十八年九月分發四川試用[3],約在道光二十九年時任鄰水縣知縣,曾以變通鹽法上時任四川鹽茶道黃士瀛[4],道光三十年四月二十五日署任永寧縣知縣[5],咸豐二年署儀隴縣知縣[6],咸豐五年權西昌縣知縣[7],咸豐六年任崇慶州知州[8],同治二年十二月補大竹縣知縣[9]。加恩賞給二品頂帶重赴鹿鳴筵宴[10][11]

王濟宏

籍貫 河南光州直隸州固始縣
出生 嘉慶二年丁巳九月二十六日(1797年11月14日)
逝世 1881年?月?日
親屬 曾祖王者賓、祖王應瑞、父王宗晉,母
出身
  • 道光元年辛巳恩科舉人
著作
  • 《籜廊瑣記》九卷、
  • 《後湖草堂詩抄正集》三十八卷
  • 《後湖草堂詩抄續集》十卷。

註釋

  1. 《道光元年辛巳恩科各省同年全錄》
  2. 「教諭王濟宏,光州人,舉人十七年十月𨕖」,《大清縉紳全書》〔道光二十三年春榮祿堂〕
  3. 《大清縉紳全書》〔道光二十八年冬榮祿堂〕
  4. 「王濟宏,字懺生,河南固始舉人,道光中任鄰水,曾以變通鹽法上黃仙樵觀察,其主旨在興利必期有濟祛弊務策萬全,咸豐丙辰來任崇,即以此意布治,奸吏束手,劣紳歛迹,喜接引善類博諮地方利弊,曾以水利迭爭,大府抗議不撓,竟如所請,又為捕匪防宼計,注重保甲,著團務章程,并具圖說,詳為指導,四野又安,如濟宏之留心民事,亦可謂無忝厥職矣(新采)」。民國《崇慶縣志》秩官第六
  5. 「王濟宏,河南固始舉人,道光三十年四月二十五日署任」,《續修敘永永寧廳縣合志》卷二十一
  6. 「王濟宏,河南固始人,道光辛巳舉人,咸豐二年署」,同治《儀隴縣誌》卷四題名六
  7. 《籜廊瑣記》卷十二
  8. 「六年……王濟宏,固始舉人」,《崇慶州志》卷六職官十五
  9. 「知縣加一級王濟宏,河南固始人,舉人,二年十二月補」,《大清縉紳全書》〔同治八年冬榮祿堂〕
  10. 「上諭涂宗瀛奏耆紳重遇鹿鳴,𢡆與筵宴一摺,二品封職候選道王守毅,早登鄉榜,由敎職保薦知縣,在籍捐升道員,現在年近九旬,鄉舉再逢洵,屬藝林盛事,加恩賞給二品頂帶重赴鹿鳴筵宴,以惠耆年,守毅原名會圖,改名恩太,復改濟宏,今名守毅道光辛巳舉人,曾任四川大竹縣知縣,年老告歸報捐雙月選用道花例,今年八十六歲」,《桃花聖解盦日記》
  11. 「又諭二品封職候補道王守毅年近九旬鄉舉再逢著加恩賞給二品頂戴准其重赴鹿鳴筵燕」,《欽定大清會典事例》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