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阿片特許問題

臺灣阿片特許問題》為討論臺灣禁止鴉片的政策之著作,1930 年 3 月 2 日發表於《臺灣日日新報》。

臺灣阿片特許問題
全名臺灣阿片特許問題
罗马拼音
文字漢文漢字
国家 日治臺灣
成书年代1930年

台灣日治時期中期,由於台灣人民的自覺,抵制阿片(即鴉片)逐漸有成,吸食者顯著減少,因此阿片的專賣的收入也就跟著減少。當時台灣阿片的進口是由三井物產所株式會社獨佔。由於吸食者減少,台灣總督府在1929年1月頒布「改正鴉片令(按:當為「改正阿片令」)」。 這項法令頒布之後,引起全台有識之士的憤怒。然而,連橫卻於1930年3月2日,在《台灣日日新報》上發表〈臺灣阿片特許問題〉(民間俗稱《新阿片政策謳歌論》、《阿片有益論》或《鴉片有益論》)討論臺灣禁止鴉片的政策,其中有:「台灣人之吸食阿片,為勤勞也,非懶散也 …… 我先民之得盡力開墾,前茅後勁,再接再厲,以造成今日之基礎者,非受阿片之效乎?」論稱「臺灣阿片之害,政府無難禁止,然為習慣上、人道上而觀,故有再行特許之議,命各保甲曉諭有癮者自行申請,再由醫師診察,以驗其癮之輕重,可謂周至!……其受特許者,苟非體氣之大弱,痼疾之癮癒,自任改除;即舊時之特許者,互相勸勉,冀斷其癮,以促成政府漸禁方針之美意。如是,不及三十年,臺灣阿片不禁自禁,豈非持平之道哉!」此篇文章一經發表後,「全台輿論譁然,蓋當時台胞方藉鴉片特許問題,義正辭嚴,以與日本統治當局奮戰,驟見此文為虎作倀,都怒不可遏。連橫頓成眾矢之的」。

學者林文月指出,《台灣阿片特許問題》一文實為他人冒用連橫名義發表。當時日本人預備禁菸,連橫私底下同朋友開玩笑,在漫談中說:「其實鴉片也有好處,可以治瘴疫(即瘧疾),清朝的義勇軍長年處於深山密林之中,瘴氣瀰漫,他們若非抽鴉片菸,怕是早都受了瘴氣之毒死光了。」想不到這些話語,後來輾轉傳出,就有人冒用他的名在報端刊登出來。因為當時連橫之子連震東由日本學成返鄉,林獻堂有意聘其入臺灣民報擔任記者。這個消息引起報社某些幹部及老記者的忌妒和恐慌。因為連震東學有專長,通中日文,且為名門出身,因此透過假連橫之名杜撰此文投稿,以阻礙連震東進入報社,而臺灣民報後來確實也因那篇文章而不便聘請連震東入社,也因此連震東後來改入昭和新報社成為記者。事實上,連橫過去也曾撰文討論過鴉片問題,態度一向積極公正,並未特向哪一方立場。至於連橫當時之所以並未積極反駁辯解,主要是其已略知乃有人試圖暗中阻止其子進入臺灣民報服務,此事雖為委屈冤枉,但如撰文筆戰引風更大風波,反而可能更不利於連震東未來之發展,因此只得忍氣吞聲[1]。且在連橫留下來的文稿內,有關鴉片的描述與臺灣阿片特許問題裡面的態度是完全相反的。例如,他曾在旅遊杭州時發現杭州地區禁菸令甚嚴,違禁偷抽者置死,並將此經歷寫入《大陸遊記》中:「阿芙蓉流毒久矣,而毅然刷滌,則浙人之福也。」[2]

臺灣阿片特許問題》各段要旨

1.首段:本段開宗明義強調鴉片之害,及採取管制措施之必要性。

2.第二段:考查歷史,主張鴉片雖有害處,但也有益處,關鍵在於「用之得宜」。

3.第三段:參考過去,認為鴉片難以立即禁止。

4.第四段:引用數據,證明漸禁的做法,已成功的逐漸降低吸食人數。

5.第五段:觀察外國,實則世界各地皆有吸食鴉片之習慣,不僅臺灣而已。

6.末段:認為經由醫師診察始給予鴉片特許之管制措施,得達成「不禁自禁」之效果。

評價

臺灣阿片特許問題》一經發表後,因意見不同,臺中詩社櫟社隨即集會開除他的會籍。 林獻堂在其日記《灌園先生日記(三)1930 年》記載:

連橫反對鴉片之立場鮮明,其曾於《臺灣通史》中詳細記載近代鴉片管制之歷史,其中載有:「及道光十八年,下詔禁止,以林則徐督兩粵,燬英人阿片一萬三千六百餘箱。英人不服,遂至搆兵。臺灣道姚瑩亦奉旨禁止,初犯者刑,再犯死,一時阿片幾絕。」[5]另於《大陸遊記》裡亦寫下:「阿芙蓉流毒久矣,而毅然刷滌,則浙人之福也。」[6]《臺灣阿片特許問題》論調中性,但在當時的時空背景容易遭致誤解。文中並有抄自相距10年前連橫所發表《臺灣通史》中之段落,故學者指出《臺灣阿片特許問題》一文為他人冒用連橫名義發表,以阻礙連震東進入報社乙節,實其來有自,並非空穴來風。蓋詩人皆奉行「創意原則」,每次撰文定採新鮮的詞藻,字字經典,僅此一首,鮮有重複採用與曾發表過之文章一模一樣文字之舉,更甚至顛覆自己先前之主張,更是前所未見,亦與詩人的特性有違。

参考文献

  1. 林文月,青山青史:連雅堂傳,2010年8月,頁232-233
  2. 連橫《大陸遊記》
  3. 林獻堂《灌園先生日記(三)1930 年》
  4. 林獻堂《灌園先生日記(三)1930 年》
  5. 連橫《臺灣通史》
  6. 連橫《大陸遊記》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