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汝錕
生平
光緒十一年廩貢。任湄潭縣教諭[1]。光緒十八年二月選貴筑縣教諭[2]。二十七年任宜賓縣知縣[3]。二十六年四月選,二十八年(1902年)任四川省順慶府鄰水縣知縣[4][5][6]。同年夏,丁父憂。服闕入京,中道去世。時光緒三十一年五月二十三日,享年五十有一[7]。
註釋
- 『謝汝錕。教諭。仁懷人』。[光緒二十五年]《湄潭縣志》
- 『調。甕逹。貴筑縣。要缺。衝繁難……復設教諭。謝汝錕。遵義人。廩貢。十八年二月選』。[文寶堂刊本]《大清縉紳全書》光緒十九年夏
- 『廿八日署理四川總督廣東巡撫岑春煊摺 ...光緒二十八年四月時羅楨已交卸。任宜賓者為謝汝錕……』。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光緒朝朱批奏摺第一二○輯》,中華書局,1996年12月第1版,第775頁
- 『鄰山。鄰水縣。中缺。繁難。府東南三百里。徵銀六千一百十一兩。雜稅銀八十三兩。倉榖三千八百石。養廉銀八百兩。知縣。謝汝錕。貴州仁懷人。廩生。二十六年四月選』。[北京榮祿堂]《大清縉紳全書》光緒二十八年秋
- 『謝汝錕,光緒二十八年任,丁憂去』。《光緒卅三年鄰水縣續修誌》
- 『臣謝汝錕,貴州仁懷縣廩貢,年四十三歲,由現任貴筑縣教諭新海防例捐知縣不論雙單月選用在任候選,二十六年四月分到班。籤掣四川順慶府鄰水縣知縣缺,今據護理貴州巡撫布政使邵積誠給咨到部。敬繕履歷恭呈御覽謹奏。光緒二十七年正月二十八日。』《清代官員履歷檔案全編》,第28冊404頁。
- 「鄰水知縣謝君墓誌銘。君諱汝錕,字鏡泉,謝氏,考諱孝友,君其仲也。原家吉水,太平天國軍興,隨孝友君過仁懷官渡場,今趕水縣城也。性剛勁,年十六,補博士弟子員,旋食餼,光緒乙酉貢成均,先後授湄潭、貴定教諭,整學風,勵寒畯,士林交譽,辛丑擢四川宜賓知縣。先是,越巂人趙之江者,與夥王榮臣挈銀三百兩赴宜購貨。瀕行,榮臣析居異母弟榮甲請偕,榮臣不許,之江勸允同行。將至,榮甲中惡,留逆旅醫治,之江榮臣先抵宜。越一日,榮臣被戕於西門曠野,兇刀委於五里外農田中。榮甲控之江圖財害命,之江不勝刑,邃誣服。君蒞任閱囚,之江呼冤,君視之純謹,不類殺人者,問其銀,則繳案,心疑,變服潛訪榮甲前宿店,悉榮甲病未幾即去,遣役赴巂,廉得榮甲嗜賭蕩產,與嫂通,惟苦無確證,乃以兇刃多方防護買主於縴藤街,詢買者狀與榮甲合。乃集訊,榮甲服罪,出之江於獄。又宜人褚洪,家小康,妻呂氏,有姿色,與李國材通,適洪與族兄 青雲爭界鬥毆,國材夤夜誘殺青雲,將刀藏洪堂匾額中,嗾尸親控洪挾仇暗殺,呂氏證洪是夜未歸,於匾額中搜獲兇刀,前任已定讞,君閱卷大疑,微服訪數次,始悉呂氏與國材通姦狀,尚不能證其謀殺,蓋國材虎而冠,人皆憚而箝口。君買通呂氏女□,遣幹役伏其家三晝夜,盡悉其謀,捕國材、呂氏,一鞠即服,其明敏折獄多類是。調授鄰水,宜賓紳耆不獲借寇,為立德政碑十餘處。君蒞鄰,問俗觀風,籌建書院,逢朔望,親與諸生講授孝經及性理之學。士風不振,鄰邑差風最惡,民苦久矣。胥目何成威逼民婦,君廉得其情,集證訊明,置於法,隨訂章程泐石,民呼為青天。壬寅夏,奔孝友君喪家居,時趕水未設縣,民多椎魯,君與袁君虛谷,苦心擘劃,禀設萃華書院,約集傳君肖岩,周君楫臣,集資創文會,資助寒苦,趕水教育之興,君倡導力也。平居手不釋卷,著《蜀中見聞錄》《僰溪詩鈔》。服闋入京,中道殂謝,時光緒乙巳年五月二十三日也,享年五十有一。配曾夫人早卒,繼配袁夫人,黔中望族,考光被公,品學深醇,夫人幼承庭訓,仁愛恭儉,鏡泉君即世,撫諸孤成學,民國癸酉八月十四日卒,葬金台上之陽,子三,健,留學東瀛,歸國後,任議員、慈善會長、商會長;翀,□□□□□□□□□;歧,泉漳中學教員、泉永政治督察處政治主任。女二,長適張鑄法,次適王辛疇。孫八,步生、原生、渝生、澤生、天生、聖生、宜生、亮生。孫女五,梅如、松如、穗生、馥生、德生。曾孫思強。健歧前卒,翀狀君行事來請銘,乃為銘曰:學而優則仕,仕而優則學,於君見之黔中特,弼教明刑民食德,貞石埋幽詔來哲!」。《貴州教育》,1942,第十期.50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