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二氯-5,6-二氰对苯醌
2,3-二氯-5,6-二氰对苯醌[1] | |
---|---|
![]() | |
别名 | 二氯二氰基对苯醌;二氯二氰对苯醌;2,3-二氯-5,6-二氰基对苯醌;二氯二氰苯醌 |
识别 | |
缩写 | DDQ |
CAS号 | 84-58-2 ![]() |
PubChem | 6775 |
ChemSpider | 6517 |
SMILES |
|
InChI |
|
InChIKey | HZNVUJQVZSTENZ-UHFFFAOYAL |
EINECS | 201-542-2 |
RTECS | GU4825000 |
性质 | |
化学式 | C8Cl2N2O2 |
摩尔质量 | 227 g·mol−1 |
熔点 | 210-215 °C (分解) |
危险性 | |
欧盟危险性符号![]() | |
警示术语 | R:R25, R29 |
安全术语 | S:S22, S24/25, S37, S45 |
若非注明,所有数据均出自一般条件(25 ℃,100 kPa)下。 |
2,3-二氯-5,6-二氰对苯醌(DDQ),一种醌类。
制取
氰化氢(氰化钾+硫酸)与对苯醌进行1,4-加成,得2,3-二氰基氢醌。后者经硝酸氧化,生成2,3-二氰基-1,4-苯醌。再用氯化氢处理,重复这两步反应,最后用硝酸氧化,得2,3-二氯-5,6-二氰对苯醌。
用途
DDQ是有机合成中高活性的氧化剂,常用于脱氢芳构化和制取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它最早是在20世纪60年代对甾族化合物的研究中,因是比四氯对苯醌强得多的脱氢剂而获得青睐。氧化反应中底物的氢离子向DDQ转移,从而实现底物的脱氢,DDQ则转化为二氯二氰氢醌。脱氢反应与反应中形成的碳正离子稳定性有关,对于存在邻位稳定基团的化合物特别有效。
DDQ还可氧化活泼亚甲基和羟基为羰基。酚对DDQ特别敏感。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