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水縣知縣、知事、縣長列表
鄰水縣縣令、知縣、知事、縣長,并附錄各時期之教諭、訓導、主簿、典史等職官的列表。
宋代
宋代縣尉
任次 | 姓名 | 籍貫 | 出身 | 任職時間 | 事 | 備註 |
---|---|---|---|---|---|---|
0 | 馬紹京 | 紹興間 | 調普州推官 | [1] | ||
明代
明代知縣
任次 | 姓名 | 字號 | 籍貫 | 出身 | 任職時間 | 事 | 備註 |
---|---|---|---|---|---|---|---|
1 | 朱瑩 | 字號 | 江西南豐縣人 | 監生 | 成化年任 | 創立縣治,撫宇勤勞,施爲有序 | 字世清 |
2 | 福[2][3] | 字號 | 陝西隆德縣人 | 歳貢 | 成化年任 | 建修城垣衙署,勤政事,平徭役,以廉能著,民受其惠,祀名宦祠 | |
3 | 張真 | 字號 | 安徽徽州府歙縣人 | 監生 | 成化十九年任 | 見《徽州府志》〔弘治〕[4] | 順慶府志作張禎 |
4 | 聰 | 字號 | 陝西 吳堡縣 | 貢生 | 弘治二年任 | 據道光丁未《吳堡縣志》卷三科名第20頁,明代貢選 | |
5 | 李億 | 字號 | 雲南太和人 | 〔1480〕成化十六年庚子科舉人 | 弘治七年任 | ||
6 | 楊儀 | 字號 | 湖南常德府龍陽縣人 | 〔1480〕成化十六年庚子科舉人 | 弘治十二年任[5] | 學行高古 | |
7 | 牛政 | 字號 | 陝西耀州人 | 貢生 | 弘治十七年任[6] | ||
8 | 江海 | 字號 | 河南洛州人 | 舉人 | 正德五年任 | ||
9 | 梅琥 | 字號 | 湖廣黃梅人 | 監生 | 正德七年任 | ||
10 | 王冕 | 字號 | 雲南臨安人 | 〔1504〕弘治十七年甲子科舉人 | 正德十年任 | ||
11 | 胡繡 | 字尚絅 | 貴州普定衛籍直隷蕪湖縣人 | 〔1501〕弘治十四年辛酉科雲貴鄉試第26名舉人 | 正德十四年任 | 湖廣松滋縣教諭 | |
12 | 魏溶 | 字文盛 | 湖廣蒲圻縣 | 〔1507〕正德二年丁卯科湖廣鄉試舉人 | 正德十六年任 | 祀名宦、崇祀鄉賢 | 孫魏裳嘉靖庚戌進士 |
0 | 茹寧 | 字希一,號一川 | 貴陽 | 〔1522〕嘉靖元年壬午科舉人 | 〔1526年〕嘉靖四年署 | 岳池縣教諭、馬湖府敎授、蒲江縣知縣 | |
13 | 蔡珀 | 字玉卿 | 湖廣黃岡縣 | 〔1519〕正德十四年己卯科湖廣鄉試第80名舉人 | 〔1526年〕嘉靖五年任 | 浙江湖州府長興縣訓導、邳州知州、雲南楚雄府鎮南州知州、荊藩王府長史、曲靖府陸涼州知州 | |
14 | 馮燦 | 字號 | 貴州清平衛人 | 舉人 | 嘉靖九年任 | ||
15 | 劉文祥 | 字瑞卿,號前鋒 | 湖廣華容縣 | 〔1522〕嘉靖元年壬午科舉人 | 嘉靖十四年任 | 歷任貴州印江縣知縣 | |
16 | 張舜卿 | 字子皋 | 廣西桂林籍戊陵縣人 | 〔1528〕嘉靖七年戊子科舉人 | 嘉靖十九年任 | 廣西護衛人 | |
0 | 宋彬 | 字號 | 永豐人 | 廉能勤慎,政善民安[7] | |||
0 | 蔣相 | 字號 | 〔1511年〕正德六年任 | ||||
0 | 王添表 | 字號 | 湖南衡州府 | 〔1531〕嘉靖十年辛卯科舉人 | 〔1552年〕嘉靖三十一年任 | ||
0 | 黎宇 | 字號 | 貴州貴州宣慰司 | 〔1537〕嘉靖十六年丁酉科舉人 | 嘉靖中 | ||
0 | 廖經 | 湖廣衡州府桂陽州藍山縣人 | 嘉靖中 | 廣安州同知 | |||
0 | 郭宗蔭 | 字號 | 貴州省安化縣 | 〔1564〕嘉靖四十三年甲子科舉人 | 倡學愛民 | ||
0 | 吳乾亨 | 字號 | 陝西洵陽縣 | 〔1561年〕嘉靖四十年任[8] | 初建城池並四門樵樓,清廉自守,勤慎愛民,雖當重役,民無澤門之謠 | 字紹嵩 | |
0 | 侯九臣 | 字養直,元忠、歷峰 | 山西平陽府翼城縣 | 〔1555〕嘉靖三十四年乙卯科舉人 | 萬曆五年〔1577年〕任 | 歷官河南洧川知縣,調山東德州州判 | |
0 | 楊名 | 字小松 | 湖廣德安府隨州 | 〔1570〕隆慶四年庚午科應天舉人 | 萬曆十二年前後 | ||
0 | 孔聞敕 | 字號 | 江蘇句容 | 萬曆 | 萬曆間 | ||
0 | 李承慶 | 字號 | 雲南昆明縣 | 〔1576〕萬曆四年丙子科舉人 | 萬曆十六年左右 | 陞岷府審理 | |
0 | 喬允遷 | 字號 | 萬曆十七年左右 | ||||
0 | 黃甲英 | 字春江 | 貴州黎平府 | 〔1585〕萬曆十三年乙酉科舉人 | 萬曆間 | 歷官富順縣教諭、昭化縣知縣、江南海防同知 | |
0 | 陳靜安 | 字號 | 晋寧州 | 〔1593年〕萬曆二十一年任 | 萬曆丙子科舉人[9] | 天啟《滇志》 | |
0 | 尹瑜 | 字號 | 〔1607年〕萬曆三十五年任 | 建有白磁洞石坊 | 道光元年縣志作尹愉 | ||
0 | 鄧士奇 | 字號 | 廣西橫州 | 〔1603〕萬曆三十一年癸卯科解元 | 萬曆間 | 李予齡 | |
0 | 李予齡 | 字號 | 江西豐城 | 〔1600〕萬曆二十八年庚子科舉人 | 萬曆間 | ||
0 | 劉崇道 | 字號 | 湖廣漢陽縣 | 貢生 | 萬曆後 | ||
0 | 張光初 | 字號 | 湖廣江夏縣[10] | 天啟間 | 奢崇明之變,一聞警變,託覲徑去[11] | ||
0 | 龔之彥 | 字號 | 湖南澧州人 | 〔1612〕萬曆四十年壬子科舉人[12] | 天啟間 | 運刀立解,髋髀調瑟,一淸囂競,絶無粉飾,綽有擔當[13] | |
0 | 陳從教 | 字號 | 福建福清縣 | 〔1628〕崇禎元年戊辰科進士 | 崇禎年任 | ||
0 | 蔣一中 | 字號 | 〔1632年〕崇禎五年任 | 其事可見《明清史料》辛編[14] | |||
0 | 韓士俊 | 字號 | 〔1635年〕崇禎八年任 | ||||
0 | 鄭安民 | 字敬修、心綸 | 浙江 | 貢生 | 崇禎間 | ||
0 | 劉璧 (靈臺) | 陝西平涼府涇州靈臺縣 | 嵗貢 | 崇禎間 | 大竹縣訓導 | ||
0 | 翁應星 | 改名學賢 | 浙江寧波府慈谿縣 | 〔1618〕萬曆四十六年戊午科舉人 | 崇禎十一年至十二年 | ||
0 | 駱得路 | 字號 | 湖南臨武縣 | 貢生 | 〔1640年〕崇禎十三年任 | 廣安州州同,瑞王府審理 | |
0 | 李國英 | 字號 | 〔1642年〕崇禎十五年任 | ||||
0 | 陳俞聖 | 字子將 | 湖南武陵縣 | 〔1621〕天啓元年辛酉科 | 崇禎十三年後 | ||
0 | 李國華 | 字號 | 南明永曆年間 | 據錢海岳《南明史》卷六十四415頁,列傳第四十 | |||
0 | 翁大賓 | 字號 | 餘杭 | 舉人 | |||
0 | 沈翀宇 | 字號 | 安陸縣 | 舉人 | 天啟崇禎間 | 黃岡訓導 | [15] |
明代教諭
任次 | 姓名 | 字號 | 籍貫 | 出身 | 任職時間 | 事 | 備註 |
---|---|---|---|---|---|---|---|
雷義 | 湖廣衡州府桂陽州藍山縣 | 監生 | 成化十三年任 | ||||
李居 | 雲南昆明 | 舉人 | 成化二十二年任 | ||||
曾倫 | 雲南太和 | 弘治十年 | 詳名宦 | ||||
張思誠 | 河南洛陽 | 舉人 | 弘治十五年任 | ||||
李巽 | 雲南臨安衛 | 監生 | 正德六年任 | 縣志誤作訓導 | |||
張倫 | 湖廣荊州府夷陵州 | 監生 | 正德十六年任 | ||||
樊相 | 字汝弼 | 雲南大理衛 | 監生 | 嘉靖四年任 | |||
穆宗義 | 雲南通海 | 監生 | 嘉靖十三年任 | ||||
任珮 | 陝西臨潼縣 | 監生 | 嘉靖二十年任 | ||||
熊元吉 | 雲南大理府趙州雲南縣 | 嘉靖二十二年癸卯科舉人 | 嘉靖間任 | ||||
王之藩 | 浙江 | 萬曆間任 | |||||
胡金耀 | 萬曆二十三年任 | ||||||
喻士弘 | 萬曆四十年任 | 喻士鴻 | |||||
曾滾 | 雲南建水 | 嘉靖貢生 | |||||
張應良 | 崇禎間任 | ||||||
明代訓導
任次 | 姓名 | 字號 | 籍貫 | 出身 | 任職時間 | 事 | 備註 |
---|---|---|---|---|---|---|---|
朱以中 | 湖廣武昌府江夏縣 | 監生 | 成化十三年任 | ||||
潘浩 | 雲南 | 成化十八年任 | |||||
王進 | 成化間任 | ||||||
唐浩 | 1 | 廣西全州人 | 宣德四年己酉科舉人 | 成化間任? | |||
甘永和 | 湖廣黃州府黃岡縣 | 監生 | 弘治元年任 | ||||
王懃 | 雲南 | 監生 | 弘治六年任 | ||||
張汝霖 | 陝西鳳翔府鳳翔縣 | 監生 | 弘治十六年任 | ||||
孟景 | 陝西蘭州 | 監生 | 正德六年任 | ||||
劉琰 | 湖廣常德府武陵縣 | 監生 | 正德十二年任 | ||||
何弘高 | 湖廣郴州興寧縣 | 正德丁丑貢生 | 嘉靖四年任 | 何洪高、何鴻高、何宏高 | |||
張黃鍾 | 貴州宣慰司 | 歲貢 | 嘉靖十二年任 | ||||
謝朝元 | 雲南前衛 | 監生 | 嘉靖十七年任 | ||||
雷動 | 湖廣德安 | 監生 | 嘉靖二十年任 | ||||
王寶 | 字惟善,號浚洙 | 陝西平涼府 | 嘉靖二十八年任 | ||||
蕭永陵 | 名崇 | 江西吉安府泰和縣 | 貢生 | 萬曆間任 | |||
梁鍾周 | 萬曆間任 | ||||||
張騰達 | 萬曆間任 | ||||||
許成德 | 萬曆間任 | ||||||
趙相普 | 崇禎間任 | ||||||
明代主簿
成化十一年六月壬午,增設鄰水縣主簿一員專理糧儲兼捕盜賊[16]
任次 | 姓名 | 字號 | 籍貫 | 出身 | 任職時間 | 事 | 備註 |
---|---|---|---|---|---|---|---|
15 | 李淮 | 湖廣嘉魚 | 監生 | 成化十二年任 | 成化癸卯間任 | ||
乾、1、15 | 曹璧 | 湖廣公安 | 監生 | 弘治十四年任 | |||
陳檢 | 湖廣辰州 | 監生 | 弘治十年任 | ||||
周孜 | 陝西漢中 | 監生 | 正德七年任 | ||||
馬璠 | 陝西同州 | 監生 | 正德七年任 | ||||
張瑞 | 湖廣宜城 | 監生 | 正德十一年任 | ||||
張琮 | 湖廣宜城 | 監生 | 正德十二年任 | ||||
劉啟 | 陝西臨洮 | 監生 | 正德十六年任 | 劉哲之弟 | |||
宮應和 | 雲南楚雄 | 監生 | 正德十六年任 | ||||
乾、1、15 | 任臣 | 河南開封府 | 監生 | 嘉靖五年任 | |||
乾、1、15 | 陳嘉猷 | 陝西保安 | 監生 | 嘉靖八年任 | |||
乾、1、15 | 蕭九成 | 陝西長安 | 知印 | 嘉靖十一年任 | |||
乾、1、15 | 何廷輔 | 陝西南鄭 | 監生 | 嘉靖十二年任 | |||
張芝 | 陝西西寧衛 | 監生 | 嘉靖十五年任 | ||||
田澤 | 河南淅川 | 知印 | 嘉靖二十年任 | ||||
姚選 | 陝西商南 | 監生 | 嘉靖二十年任 | ||||
乾、1、15 | 張依仁 | 嘉靖間任 | |||||
乾、1、15 | 李奎陽 | 嘉靖間任 | |||||
乾 | 朱涖學 | 嘉靖間任 | |||||
乾、1、15 | 陳德然 | 貴州威清衛 | 嘉靖間任 | 劉德然 | |||
乾、1、15 | 楊承綱 | 萬曆間任 | |||||
乾、1、15 | 楊銓 | 萬曆間任 | |||||
乾、1、15 | 趙仕瀛 | 萬曆間任 | |||||
甘秉智 | 萬曆間任 | 署印見任主簿 | |||||
鄭子京 | 萬曆間任 | 管糧見任主簿 | |||||
乾、1、15 | 謝堅 | 萬曆間任 | |||||
乾、1、15 | 富有復 | 崇禎間任 | |||||
孔聞勅 | 字典甫 | 建德 | 萬曆間任 | ||||
易相 | 間任 | 《大庾縣志》易相忠子鄰水主簿 | |||||
文一爗 | 間任 | ||||||
姚東泉 | 間任 | ||||||
明代典史
任次 | 姓名 | 字號 | 籍貫 | 出身 | 任職時間 | 事 | 備註 |
---|---|---|---|---|---|---|---|
徐亨 | 成化間任 | ||||||
李毅 | 湖廣郴州 | 吏員 | 成化十一年任 | ||||
田倫 | 湖廣江夏 | 天順六年壬午科舉人 | 弘治三年左遷 | ||||
李聰 | 雲南太和 | 吏員 | 正德九年任 | ||||
王學文 | 陝西乾州 | 吏員 | 正德十一年任 | ||||
李繡 | 正德間任 | ||||||
彭恭 | 湖廣武陵 | 吏員 | 嘉靖元年任 | ||||
陳興萬 | 湖廣巴陵 | 吏員 | 嘉靖六年任 | ||||
張璣 | 陝西涇陽 | 吏員 | 嘉靖十二年任 | ||||
劉漢臣 | 陝西西鄉 | 吏員 | 嘉靖十七年任 | ||||
李茂春 | 嘉靖間任 | ||||||
楊應魁 | 萬曆間任 | ||||||
張大化 | 崇禎間任 | ||||||
明代陰陽學訓術
任次 | 姓名 | 字號 | 籍貫 | 出身 | 任職時間 | 事 | 備註 |
---|---|---|---|---|---|---|---|
楊魁 | 成化二年任 | ||||||
彭恤 | 邑人 | 正德八年任 | |||||
明代僧會司僧會
任次 | 姓名 | 字號 | 籍貫 | 出身 | 任職時間 | 事 | 備註 |
---|---|---|---|---|---|---|---|
宗昇 | 正德十五年任 | ||||||
清代
清代知縣
任次 | 姓名 | 字號 | 籍貫 | 出身 | 任職時間 | 事 | 備註 |
---|---|---|---|---|---|---|---|
王文彩 | 字號 | 〔1649〕順治六年署 | 曾任富順縣知縣 | ||||
和鳴喈 | 字爾音 | 山西翼城縣 | 〔1639〕崇禎十二年己卯科舉人 | 順治間 | |||
李時亨 | 字次公 | 直隸棗強縣 | 〔1651〕順治八年辛卯科舉人 〔1659〕順治十六年己亥科進士 | 〔1661〕順治十八年任 | 上任時,兵燹甫輯,瘡痍初復,招集人民,修葺城垣,不事奢靡,重農勸學,省刑薄斂,士民安堵 | ||
周世澤 | 字其生 | 順天大興縣 | 〔1654〕順治十一年甲午科舉人 〔1661〕順治十八年辛丑科進士 | 〔1668〕康熙七年任 | |||
勞溫良 | 字特生 | 廣東順德縣 | 〔1660〕順治十七年庚子科舉人 〔1670〕康熙九年庚戌科進士 | 〔1680〕康熙十九年任 | 湛深經術治先教化,士民歌頌不置 | 康熙《順慶府志》作康熙十年任,逆變離任。 | |
胡雲龍 | 字號 | 漢軍鑲紅旗遼東 | 廕生 | 〔1682〕康熙二十一年任 | |||
蔣擢 | 字試可、毅齋 | 順天大興縣 | 監生 | 〔1683〕康熙二十二年任 | 有政聲,越四載,以丁憂去,民皆思之 | 順慶府志作二十一年任 | |
許允元 | 字號 | 順天昌平縣 | 廩生 | 〔1687〕康熙二十六年任 | |||
姚弘烈 | 字佑成 | 奉天正黃旗 | 歲貢 | 〔1694〕康熙三十三年任 | |||
張懌 | 字大凱 | 山西平陽府蒲州 | 歲貢 | 〔1702〕康熙四十一年攝 | 陸涼州知州 | ||
郭鍈 | 字號 | 漢軍鑲藍旗 | 歲貢 | 〔1703〕康熙四十二年任 | |||
徐枝芳 | 字可齋 | 福建浦城縣 | 〔1684〕康熙二十三年甲子科舉人 | 〔1704〕康熙四十三年任 | 首修縣志 | ||
鄭上園 | 字號 | 廣東海陽縣 | 〔1690〕康熙二十九年庚午科舉人 | 〔1715〕康熙四十九年任 | 李上園 | ||
李宗望 | 字師呂 | 正黃旗 | 〔1715〕康熙四十九年任 | ||||
盛世芳 | 字號 | 江南丹徒縣 | 貢生 | 〔1712〕康熙五十一年任 | |||
孔興梧 | 字號 | 廣東南海縣 | 〔1690〕康熙二十九年庚午科舉人 | 〔1715〕康熙五十四年任 | |||
丘鏞 | 字惕若 | 江南山陽縣 | 〔1712〕康熙五十二年癸巳恩科舉人 〔1715〕康熙五十四年乙未科進士 | 〔1718〕康熙五十七年任 | 政簡刑清,禮賢育士,為政務持大體,雍正元年癸卯歲旱,借帑賑濟,民賴以生 | [17][18] | |
高思雍 | 字仲和 | 山東定陶縣 | 廩貢 | 〔1724〕雍正二年任 | 陞眉州知州 | ||
王鴻勲 | 字銘鼎 | 順天文安縣 | 〔1724〕雍正二年甲辰科舉人 | 〔1730〕雍正八年任 | 縱役殃民[19][20] | ||
潘閏秋 | 字號 | 山東濟寧縣 | 貢生 | 〔1732〕雍正十年任 | 清慎剛決,輯盜安民,嘗作勸民條約,邑人懷之 | ||
袁鍾秀 | 字耘嵋 | 江西信豐縣 | 〔1736〕乾隆元年丙辰科進士 | 〔1744〕乾隆九年任 〔1759〕乾隆二十四年三月補 | 直正剛方,政持大體,鄰邑學校自公振興焉 | ||
陶以敬 | 字號 | 雲南陸涼州 | 〔1723〕雍正元年癸卯恩科舉人 | 〔1748〕乾隆十三年任 | 禦盜有方,民皆懷之 | ||
程英銘 | 字罏峰 | 湖廣興國州 | 〔1736〕乾隆元年丙辰恩科湖北鄉試解元 〔1748〕乾隆十三年戊辰科進士 | 〔1748〕乾隆十三年十月補任[21] | |||
席紹元 | 字彥先 | 江蘇吳縣 | 〔1752〕乾隆十七年任 | 乾隆十二年任射洪縣鹽大使 | |||
陳覲光 | 名冕,以字行,號疣軒 | 浙江海寧縣 | 〔1736〕乾隆元年丙辰恩科舉人 | 〔1753〕乾隆十八年任 | |||
黃克顯 | 字去非,號敬亭 | 江西瑞州府上高縣 | 拔貢 | 乾隆二十年左右任 | 墊江縣知縣、綦江縣知縣、岳池縣知縣、署順慶府督捕㕔、署夔州軍民府管理雲安大寧兩厰鹽務、石砫廳同知、敘永廳同知、打箭鑪廳同知、刑部雲南司主事、刑部河南司員外郎、工部虞衡司郎中 | ㊞ | |
彭雲際 | 字號 | 廣東陸豐縣 | 拔貢 | 〔1765〕乾隆三十年任 | 奉檄補修城垣,勤勞佈置,經年無閒,城垣完善堅固,可稱金湯,故教匪攻之弗克 | ||
董訓官 | 字號 | 雲南尋甸州 | 〔1760〕乾隆二十五年庚辰恩科舉人 | 〔1768〕乾隆三十三年任 | |||
張宗文 | 字慕西 | 山西平定州 | 〔1760〕乾隆二十五年庚辰恩科舉人 | 〔1770〕乾隆三十五年任 | 政簡刑清,民懷吏畏,邑人頌曰“澤潤雷封”,去任時,父老攀輿泣送,如失慈父母,公留別詩四首,有“民不舍予予豈舍,來時容易去時難”之句,可見其真摯矣 | 傳見《光緒山西通志》卷135 | |
吳鍾僑 | 字惠叔,號荔香 | 江蘇震澤縣 | 〔1760〕乾隆二十一年丙子科順天鄉試舉人 | 〔1770〕乾隆三十五年任 | 道光十五年縣志作吳宗僑,誤 | ||
楊金蘭 | 字巨川,一字佩堂 | 浙江錢塘縣 | 〔1759〕乾隆二十四年己卯科舉人 | 〔1771〕乾隆三十六年任 | 曾任金堂縣知縣 | ||
喬大椿 | 字仙圃,號損山 | 江蘇寶應縣 | 〔1753〕乾隆十八年癸酉科拔貢 〔1756〕乾隆二十一年丙子科舉人 | 〔1772〕乾隆三十七年任 | 厯官四川雙流縣、酆都縣知縣,江西峽江縣知縣,廣西雒容縣知縣,河池州知州。乾隆三十八年革職謫遣新疆 | ||
原敬德 | 字仲明 | 山西榆次縣 | 〔1762〕乾隆二十七年壬午科舉人 | 〔1773〕乾隆三十八年任 | 歷四川資陽縣知縣、南川縣知縣、山東登州府寧海州知州、陝西盩厔縣知縣、綏德州知州 | ||
竇絙 | 字青岩 | 河南柘城縣 | 〔1756〕乾隆二十一年丙子科舉人 〔1763〕乾隆二十八年癸未科進士 | 〔1773〕乾隆三十八年任 | 歷任四川酉陽州知州 | ||
唐景 | 字靜安,號荇溪,一號匏叟 | 江蘇奉賢縣 | 〔1750〕乾隆十五年庚午科舉人 | 〔1776〕乾隆四十一年任 | 資州州判 | ||
沈士鎰 | 字心言 | 江南吳縣 | 監生 | 〔1776〕乾隆四十一年任 | 或作沈士鑑 | ||
朱藩 | 字固堂 | 江西安福縣 | 貢生 | 〔1777〕乾隆四十二年任 | 歷任四川順慶府經歷、長壽縣知縣、江津縣知縣 | ||
李元奮 | 字伯遠,號立夫 | 湖北雲夢縣 | 〔1747〕乾隆十二年丁卯科舉人 | 〔1778〕乾隆四十三年任 | 歷任江蘇太倉直隸州寶山縣知縣、東安縣知縣、淮安府阜寧縣知縣、四川保寧府南部縣知縣 | ||
恩福 | 字號 | 滿洲正黃旗 | 監生 | 〔1778〕乾隆四十三年任 | |||
張應均 | 字心傳,又字星巖,號東畬 | 江蘇元和縣 | 〔1760〕乾隆二十五年庚辰恩科副榜 | 〔1779〕乾隆四十四年任 | 歷官四庫館謄錄、酉陽州州判、西昌縣知縣、綿州州判 | ||
齊式 | 字號 | 滿洲鑲黃旗 | 〔1747〕乾隆十二年丁卯科舉人 | 〔1779〕乾隆四十四年任 | 歷官巴縣、江津縣、定遠縣知縣 | ||
魏守曾 | 字號 | 江西廣昌縣 | 監生 | 〔1780〕乾隆四十五年二月任 | 在任剔宄懲奸,境內肅然,議修聖廟,甫鳩工,鶯遷去,歷任大竹縣縣丞、涪州吏目、開縣知縣、大寧縣鹽大使、酉陽州州判、榮縣貢井縣丞、遂寧縣縣丞兼批驗大使、樂至縣知縣、兼攝樂至縣典史 | ||
江有本 | 字號 | 貴州開泰縣 | 〔1759〕乾隆二十四年己卯科舉人 〔1766〕乾隆三十一年丙戌科進士 | 〔1780〕乾隆四十五年冬月任 | 居心慈惠,操守廉潔,民愛戴之 | 道光元年縣志作乾隆44年任,在張應均後 | |
胡廷章 | 字號 | 山東海陽縣 | 監生 | 〔1787〕乾隆五十二年任 | |||
鍾逢泰 | 字號 | 廣東長樂縣 | 〔1774〕乾隆三十九年甲午科舉人 | 〔1788〕乾隆五十三年任 | |||
潘觀成 | 字希仁,又字誠齋 | 江蘇宜興縣 | 〔1762〕乾隆二十七年壬午科舉人 〔1771〕乾隆三十六年辛卯恩科進士 | 〔1788〕乾隆五十三年任 | 忠信明决,興賢育才,政簡刑清,訟廷無冤,馭書役甚嚴,無敢者,凡大堂後側門向不關閉,公獨晝夜封鎖,典史至不得進二堂,無由請案委審,窘甚,擕印赴府辭職。郡守斥公苛刻,公唯諾回署,封鎖如故,蓋諸事持正亷能,典史無可挾制也。公暇卽至隣山書院教誨生童,文風大振。 | ||
陳應魁 | 字號 | 廣東順德縣[22] | 〔1771〕乾隆三十六年辛卯科舉人 | 〔1791〕乾隆五十六年任 | 秉性仁慈,禮賢下士,始終如一,考試童生,持正無私 | ||
程琄 | 字號 | 安徽婺源縣 | 〔1765〕乾隆三十年乙酉科江南鄉試舉人 | 〔1791〕乾隆五十六年任 | |||
任琦 | 字號 | 順天大興縣籍會稽 | 監生 | 〔1791〕乾隆五十六年任 | |||
吳尚諭 | 字號 | 湖南安鄉縣 | 〔1777〕乾隆四十二年丁酉科舉人 | 〔1791〕乾隆五十六年任 | |||
陽麗中 | 字號 | 廣西臨桂縣 | 〔1770〕乾隆三十五年庚寅恩科舉人 | 〔1792〕乾隆五十七年任 | |||
張熙賡 | 字號 | 福建閩縣 | 〔1771〕乾隆三十六年辛卯科舉人 | 〔1794〕乾隆五十九年任 | |||
楊爲龍 | 字蓼園 | 廣東大埔縣 | 〔1765〕乾隆三十年乙酉科舉人 | 〔1796〕嘉慶元年任 | 在家以孝友著,署縣篆慈祥善化,邑無冤民,二年教匪攻城凡七晝夜,公率官民堵禦,城卒保全,授彭縣,年八十卒於官,隣民設木主以祀 | ||
鍾人傑 | 字斗南 | 雲南雲南縣 | 〔1777〕乾隆四十二年丁酉科舉人 | 〔1798〕嘉慶三年任 | 秉性剛方,馭下以禮,時教匪肆擾郊坰,公堵禦有方,不敢逼城,以功陞夔州府通判 | ||
李並楷 | 字號 | 福建上杭縣 | 〔1768〕乾隆三十三年戊子科舉人 | 〔1800〕嘉慶五年任 | |||
王陞元 | 字號 | 山西趙城縣 | 〔1794〕乾隆五十九年甲寅恩科舉人 | 〔1804〕嘉慶九年任 | |||
陳崇禮 | 字敦厚,號梅亭 | 浙江海寧縣 | 由州同投效軍營 | 〔1804〕嘉慶九年任 | 仕至福建布政使 | ||
劉傳經 | 字號 | 江西贛縣 | 〔1783〕乾隆四十八年癸卯科舉人 | 〔1808〕嘉慶十三年任 | |||
劉肯堂 | 字號 | 江西新淦縣 | 監生 | 〔1809〕嘉慶十四年任 | |||
王來遴 | 字秀升,又字藺三。號謹齋 | 湖北漢陽府黃陂縣 | 〔1794〕乾隆五十九年甲寅恩科舉人 | 〔1810〕嘉慶十五年任 | 歷任蒲江縣、樂山縣、珙縣、渠縣知縣 | ||
吳鼎 | 字石臣 | 浙江錢塘縣 | 〔1786〕乾隆五十一年丙午科舉人 〔1802〕嘉慶七年壬戌科進士 | 〔1810〕嘉慶十五年任 | 清正亷明,弭盜有方,邑人頌曰除贼安民。 | ||
李嘉祐 | 名成鐸 | 廣西臨桂縣 | 〔1792〕乾隆五十七年壬子科舉人 〔1802〕嘉慶七年壬戌科進士 | 〔1811〕嘉慶十六年任 | |||
吳秀良 | 字進之,號肖生 | 安徽全椒縣 | 〔1794〕乾隆五十九年甲寅恩科舉人 | 〔1813〕嘉慶十八年任 | |||
王尚錦 | 字子芾 | 陝西神木縣 | 候補同知銜 | 〔1820〕嘉慶二十五年任 | |||
陳嘉謨 | 字沃堂 | 雲南石屏州 | 〔1813〕嘉慶十八年癸酉科拔貢 | 〔1820〕嘉慶二十五年任 | |||
蔡開來 | 字俊仲,號恭山 | 浙江湖州府德清縣 | 〔1804〕嘉慶九年甲子科舉人 | 〔1822〕道光二年任 | 歷署銅梁縣知縣、資陽縣知縣、夾江縣知縣、大足縣知縣,補蒲江縣知縣,調補雅安縣知縣 | ||
陳之璵 | 字號 | 安徽阜陽縣 | 〔1808〕嘉慶十三年戊辰恩科舉人 〔1820〕嘉慶二十五年庚辰科進士 | 〔1823〕道光三年任 | 剛正無私,民懷吏畏,邑人頌明通公溥,大竹士民頌恩波遠布匾,卒於邑 | ||
劉建區 | 字號 | 福建長樂縣 | 〔1788〕乾隆五十三年戊申恩科舉人 | 〔1825〕道光五年任 | |||
高蘭孫 | 字奕光,號秋谷 | 直隸河間府任邱縣 | 〔1810〕嘉慶十五年庚午科順天鄉試副榜 〔1816〕嘉慶二十一年丙子科舉人 | 〔1828〕道光八年任 | 署峨嵋縣知縣、隆昌縣知縣、成都水利同知、金堂縣知縣、什邡縣知縣、補汶川縣知縣 | ||
陳廷樞 | 字號 | 廣東興寧縣 | 〔1816〕嘉慶二十一年丙子科副榜 | 〔1829〕道光九年任 | 操守亷潔,士民感戴,匾曰推心置腹 | ||
余紹元 | 字升三,一字鑑堂 | 浙江開化縣 | 〔1808〕嘉慶十三年戊辰恩科舉人 | 〔1830〕道光十年任 | |||
陳長春 | 字澤如,號養之 | 江蘇通州直隸州 | 〔1825〕道光五年乙酉科拔貢 | 〔1832〕道光十二年任 | |||
劉光第 | 字硯溪 | 直隸天津縣 | 〔1810〕嘉慶十五年庚午科舉人 〔1832〕道光十二年壬辰恩科進士 | 〔1833〕道光十三年任 | 居心仁厚,無枉法冤民舉止,從容有純儒風度,邑人頌「恭寬敏惠」匾 | ||
曾燦奎 | 字聚五、號星垣 | 貴州貴築縣 | 〔1813〕嘉慶十八年癸酉科舉人 | 〔1834〕道光十四年任 | |||
錢履和 | 字勱生 | 雲南昆明縣 | 〔1816〕嘉慶二十一年丙子科優貢 〔1819〕嘉慶二十四年己卯科舉人 | 〔1838〕道光十八年任 | |||
孫維楨 | 字號 | 江蘇通州直隸州 | 〔1813〕嘉慶十八年癸酉科副榜考取八旗教習 | 〔1841〕道光二十一年署 | 曾任雲陽、高縣知縣 | ||
戴錫祉 | 字號 | 江蘇如皋縣 | 監生 | 〔1841〕道光二十一年代理 | ㊞ | ||
魏崧 | 又名高崧,字祝亭、維嶽,號式南 | 湖北新化縣 | 〔1822〕道光二年壬午科舉人 〔1823〕道光三年癸未科進士 | 〔1841〕道光二十一年署 | |||
同書 | 字號 | 蒙古 | 〔1821〕道光元年辛巳恩科舉人 | 〔1842〕道光二十二年署 | 辛巳舉人,大挑一等,歷署四川彭縣鄰水綿竹黔江峨眉等縣知縣,題補萬縣知縣[23] | ||
袁鳳修 | 字五樓 | 湖北黃陂縣 | 監生 | 〔1842〕道光二十二年任 | 卒於官 | ||
王濟宏 | 懺生 | 河南固始縣 | 〔1821〕道光元年辛巳恩科舉人 | 〔1849〕道光二十九年間 | |||
榮慶 | 字號 | 旗人 | 監生 | 〔1850〕道光三十年署 | |||
何毓藻 | 字荷舫,號芸樵 | 陝西寶雞縣 | 〔1813〕嘉慶十八年癸酉科拔貢 〔1816〕嘉慶二十一年丙子科舉人 | 〔1851〕咸豐元年署 | |||
顧希曾 | 字次魯 | 江蘇江甯縣 | 監生 | 〔1851〕咸豐元年署 | |||
李漸鴻 | 派名智性,字用之,號頻洲 | 貴州鎮遠縣 | 〔1840〕道光二十年庚子恩科舉人 〔1850〕道光三十年庚戌科進士 | 〔1852〕咸豐二年任 | 吏治嫻熟,精幹有為,太孺人時以慈愛相朂,以故民有召父杜母之稱,時賊氛漸熾,以募鄉勇、精訓練為事,城垣向在玉屏之麓,屢議遷置山頂未果,公毅然為之,城遂固於金湯。後任秀山,越境追賊反為所害,例不予卹,鄰民惜之 | ||
張奮翼 | 字翥南,一字秋澗 | 甘肅鎮番縣 | 〔1825〕道光五年乙酉科舉人 〔1845〕道光二十五年乙巳恩科進士 | 〔1853〕咸豐三年任 | 以德化民,不動聲色,公暇兼掌隣山書院,嘗自言曰:“吾半日理民,半日課士,尚是樂事”。越三十年,其子張熙穀復任鄰水縣知縣,頗繼其志 | ||
李鈺 | 字叔玉,一號相圃,號湘浦 | 直隸河間縣 | 〔1825〕道光五年乙酉科拔貢 〔1834〕道光十四年甲午科舉人 | 〔1854〕咸豐四年署 | |||
陳錦文 | 字雲織,號蘆山 | 甘肅清水縣 | 〔1843〕道光二十三年癸卯科舉人 | 〔1855〕咸豐五年代理 | |||
翟寶善 | 字竹軒 | 陝西富平縣 | 〔1852〕咸豐二年壬子科舉人 〔1853〕咸豐三年癸丑科進士 | 〔1855〕咸豐五年署 | |||
澤寬 | 字栗堂 | 滿洲鑲白旗 | 附生 | 〔1856〕咸豐六年署 | 秀山、井研、蒼溪、達縣知縣 | ||
陸德培 | 字古棠 | 雲南昆明縣 | 〔1837〕道光十七年丁酉科舉人 | 〔1858〕咸豐八年署 | 兩任潾山,愛民之政,次第畢舉,而城防一節,慘淡經營,布置周密,凡器械兵炮,皆我潾素未經見者,訓練精銳,各隘堵禦,賊距九龍場數十日,憚其聲威,不敢近逼,所謂有文事必有武備,於公見之,後卒於鹽源署,潾民建有專祠以祀 | 《鄰水縣知縣稟帖》一冊藏四川省圖書館[24] | |
丁士良 | 字師陳,又字筱坡、小坡 | 江蘇元和縣 | 附貢 | 〔1859〕咸豐九年署 | 工書法,舉止雍容,有純儒氣象,興三費,士民德之 | ||
林嘉澍 | 字松雲,名暢懷、長槐 | 湖南安福縣 | 〔1846〕道光二十六年丙午科舉人 | 〔1863〕同治二年署 | 曾任蒲江、大邑等縣知縣 | ||
劉敬業 | 號滿莊 | 貴州安化縣 | 〔1846〕道光二十六年丙午科舉人 | 〔1863〕同治二年任 | |||
覺羅國歡 | 字號 | 滿洲正黃旗 | 監生 | 〔1867〕同治六年署 | 隆昌縣知縣 | ||
吳曾輝 | 字子京 | 江蘇陽湖縣 | 監生 | 〔1868〕同治七年署 〔1874〕同治十三年復署 | 縣志誤作增輝 | ||
徐震翱 | 字郇雨,號新畲 | 順天宛平縣 | 〔1837〕道光十七年丁酉科舉人 | 〔1869〕同治八年署 | 卒於官 | ||
李承保 | 字赤城 | 湖北雲夢縣 | 監生 | 〔1869〕同治八年代理 | |||
鄧履中 | 字祥占,號禮堂 | 湖北襄陽縣 | 〔1849〕道光二十九年己酉科拔貢 | 〔1869〕同治八年署 | |||
張蘊華 | 字子實,號靜泉 | 陝西郃陽縣 | 〔1840〕道光二十年庚子恩科舉人 | 〔1871〕同治十年署 | |||
呂烈嘉 | 字靜甫 | 安徽寧國府旌德縣 | 貢生 | 〔1872〕同治十一年署 | 江北廳同知、渠縣知縣、龍安府知府、理番廳同知、資州知州 | ||
李忠清 | 字蓉洲 | 浙江嘉興縣 | 監生 | 〔1873〕同治十二年署 | |||
劉樞之 | 字斗垣 | 陝西三原縣 | 附貢 | 〔1876〕光緒二年代理 | 歷任涪州知州、東鄉縣知縣、營山縣知縣、合江縣知縣 | ||
李大林 | 字星甫 | 浙江會稽縣 | 監生 | 〔1876〕光緒二年署 | |||
富拉渾 | 字號 | 〔1877〕光緒三年左右 | |||||
朱燮元 (蘄州) | 字理臣 | 湖北蘄州 | 〔1858〕咸豐八年戊午科舉人 | 〔1877〕光緒三年署 | |||
張熙穀 | 字詒亭 | 甘肅鎮番縣 | 〔1878〕光緒四年署 | 秉性剛介,居官清廉,書役無敢舞文玩法,邑多京控,業經批省提,下車伊始察其無辜受累立禀大憲將案請回訊結,有膽有識,去之日,士民立「善繼前芳」碑於北關外 | |||
白鶴林 | 字子琴 | 廣西臨桂縣 | 監生 | 〔1879〕光緒五年任 | 光緒七年正月辛巳,以鄰水縣知縣白鶴林性情疏忽,遇事敷衍,著以府經歷縣丞降補[25]。 | ||
文康 | 字晉三 | 漢軍鑲紅旗渤海 | 監生 | 〔1880〕光緒六年署 | |||
葉春榮 | 字爾生 | 安徽桐城縣 | 〔1881〕光緒七年署 | ||||
王琅然 | 字雲溪 | 河南商邱縣 | 廩生 | 〔1882〕光緒八年署 | |||
鄒放 | 字鶴似 | 江蘇上元縣 | 監生 | 〔1884〕光緒十年任 | 捕盜甚嚴,待民甚寬,立規費章程,四境免書役之擾,竹邑張濠匪之亂,鄰有附從者,約於某日舉事,公覺之,挐獲究治,士民安堵,頌曰「除莠安良」 | ||
葛起鵬 | 字飛千,號味荃,又號南雲,晚號倦翁 | 江蘇嘉定縣 | 〔1862〕同治元年壬戌恩科順天舉人 | 〔1886〕光緒十二年署 | |||
劉維翰 | 字墨莊,號笠漁 | 直隸河間府景州 | 〔1873〕同治十二年癸酉科拔貢 〔1879〕光緒五年己卯科舉人 〔1883〕光緒九年癸未科進士 | 〔1887〕光緒十三年署 | 榮昌縣知縣、彰明縣知縣 | ||
錢璋 | 字少松 | 安徽安慶府懷寧縣 | 監生 | 光緒間 | 歷任灌縣知縣、江津縣知縣、彭水縣知縣、資陽縣知縣、綦江縣知縣、墊江縣知縣 | ||
管作霖 | 字汝穎,一字慰農、惠農 | 浙江黃巖縣 | 〔1865〕同治四年乙丑補行辛酉正科壬戌恩科第192名舉人 | 〔1888〕光緒十四年任 | 歷任兵部職方司郎中 | ||
奎元 | 字一舫 | 旗人 | 監生 | 〔1891〕光緒十七年署簾缺 | |||
林傅光 | 字雲鶴 | 順天大興縣 | 監生 | 〔1893〕光緒十九年署簾缺 | |||
高士鵬 | 字雲程〔芸丞〕,號蔭棠 | 陝西城固縣 | 〔1873〕同治十二年癸酉科拔貢 | 〔1897〕光緒二十三年署 | 豎「愛士勤民」德政碑 | ||
吳福同 | 字次陶 | 河南固始縣 | 監生 | 〔1898〕光緒二十四年署 | |||
張守誠 | 字葛農,號且癡 | 直隸南皮縣 | 廩生 | 〔1899〕光緒二十五年署 | |||
胡良生 | 字石波 | 順天大興縣 | 監生 | 其太翁曾任邑典史,因生公,亦奇緣也。清獄訟絕苞苴,三費支絀,復興肉釐以補之,又為民除厰飯之累,至其書畫之工,特餘事耳,後以禮去官,士民立「興利除弊」碑於三費局 | |||
王恩澤 | 字雅堂 | 江蘇華亭縣 | 監生 | 〔1900〕光緒二十六年代理 | |||
茹漢章 | 字蔚亭 | 浙江會稽縣 | 監生 | 〔1901〕光緒二十七年署 | |||
蔣羕奫 | 字笠農 | 陝西長安縣 | 監生 | 〔1901〕光緒二十七年署 | 蓬溪縣鹽大使 | ||
魏雲鴻 | 字子騫 | 陝西涇陽縣 | 〔1867〕同治六年庚午補行丁卯科舉人 | 〔1902〕光緒二十八年署 | |||
謝汝錕 | 字鏡泉 | 貴州仁懷縣 | 廩貢 | 〔1902〕光緒二十八年任 | 丁憂去 | ||
楊肇湘 | 字衡九 | 山東青城縣 | 附貢 | 〔1902〕光緒二十八年代理 | |||
單棨 | 字戟門 | 山東高密縣 | 〔1888〕光緒十四年戊子科舉人 〔1894〕光緒二十年甲午恩科進士 | 〔1902〕光緒二十八年署 | |||
鄭 | 字繼三 | 順天大興縣 | 附貢 | 〔1903〕光緒二十九年任 | 三十四年捐升主事[26] | ||
吳朝清 | 號松齋 | 安徽寧國府涇縣 | 〔1906〕光緒三十二年任 | 東鄉縣經徵局委員 | |||
袁嘉端 | 字少凝 | 雲南石屏 | 庠生 | 〔1909〕宣统元年任 | |||
崔同高 | 字伯興 | 安徽太平縣 | 附生報捐縣丞再捐知州[27] | 〔1910年12月31日〕宣统二年十一月三十日奉硃批[28] | |||
清代縣丞
任次 | 姓名 | 字號 | 籍貫 | 出身 | 任職時間 | 事 | 備註 |
---|---|---|---|---|---|---|---|
蔡倬立 | ? | ? | 乾隆三十七年 | ||||
清代教諭
任次 | 姓名 | 字號 | 籍貫 | 出身 | 任職時間 | 事 | 備註 |
---|---|---|---|---|---|---|---|
宋文英 | 岳池 | 〔1657〕順治十四年丁酉科舉人 | 康熙元年任 | 陞知縣 | |||
趙暄 | 劍州 | 〔1684〕康熙二十三年甲子科舉人 | 二十七年任 | 陞敎授 | |||
古慥四 | 酆都 | 〔1687〕康熙二十六年丁卯科舉人 | 三十三年任 | ||||
章闇然 | 嘉定 | 〔1684〕康熙二十三年甲子科舉人 | 三十八年任 | ||||
楊世祿 | 大足 | 拔貢 | 康熙間任 | ||||
高尚事 | 奉節 | 廩生 | 雍正元年任 | 陞知縣 | |||
宋繼璟 | 夾江 | 〔1702〕康熙四十一年壬午科副榜 | 雍正元年任 | ||||
趙鈞 | 閬中 | 〔1708〕康熙四十七年戊子科副榜 | 雍正二年任 | ||||
高溥 | 汶川 | 〔1714〕康熙五十三年甲午科舉人 | 乾隆元年任 | ||||
劉映斗 | 巴縣 | 〔1717〕康熙五十六年丁酉科副榜 | 乾隆六年任 | 乾隆五年六月題 | |||
高繼允 | 梁山 | 〔1735〕雍正十三年乙卯科舉人 | 乾隆壬戌明通 | 十四年任 | |||
丁名世 | 仁壽 | 〔1729〕雍正七年己酉科拔貢 | 乾隆二十四年任 | ||||
李喬甲 | 崇寧 | 〔1726〕雍正四年丙午科副榜 | |||||
羅上黼 | 溫江 | 〔1759〕乾隆二十四年己卯科舉人 | 乾隆二十六年十一月選 | 三十年任 | |||
趙亮 | 羅江 | 乙卯拔貢? | 乾隆三十五年任 | ||||
李綰 | 中江 | 廩貢 | 乾隆三十六年任 | ||||
郭選 | 隆昌 | 〔1750〕乾隆十五年庚午科副榜 | 三十七年任 | ||||
嚴爾譓 | 字右箴,號鶴堂 | 寧遠府會理州 | 〔1771〕乾隆三十六年辛卯科舉人 | 四十六年任 | 岳池訓導、鄰水教諭、蓬州、邛州、巴州學正,保舉陞任直隸懷來縣知縣 | ||
李樹品 | 字宁瞻 | 三台 | 〔1760〕乾隆二十五年庚辰恩科副榜 | 四十七年任 | |||
冉鑑 | 奉節 | 廩貢 | 乾隆五十一年任 | ||||
猶元煒 | 南部 | 〔1777〕乾隆四十二年丁酉科拔貢 | 五十一年任 | ||||
張邦宣 | 漢州 | 廩貢 | 乾隆五十三年任 | ||||
游文璿 | 字衡玉,號政菴 | 仁壽 | 〔1756〕乾隆二十一年丙子科舉人 | 五十四年任 | |||
李繩武 | 巴縣 | 廩貢 | 乾隆六十年任 | ||||
唐學聰 | 字亦愚,號冷居 | 綏定府達州 | 〔1774〕乾隆三十九年甲午科舉人 | 乾隆六十年任 | 嘉慶二年冬教匪攻城因勞甚以病卒於官 | ||
溫懋猷 | 榮縣 | 廩貢 | 嘉慶五年任 | ||||
馮灼文 | 字華亭,號鳳溪 | 慶符 | 〔1789〕乾隆五十四年己酉科拔貢 | 嘉慶六年任 | |||
倪朝搢 | 成都府郫縣 | 恩貢 | 嘉慶六年正月選 | ||||
廖學川 | 宜賓 | 廩貢 | 嘉慶九年任 | ||||
安壂 | 成都府郫縣 | 〔1777〕乾隆四十二年丁酉科副榜 | 嘉慶九年任 | ||||
呂聲純 | 中江 | 廩貢 | 嘉慶十五年任 | ||||
汪民藝 | 灌縣 | 〔1765〕乾隆三十年乙酉科拔貢 | 嘉慶十五年任 | ||||
蔣夢蘭 | 雙流 | 廩貢 | 嘉慶十七年任 | ||||
李維英 | 字雲樵 | 溫江 | 優貢 | 嘉慶十八年任 | |||
魏騰蛟 | 新繁 | 廩貢 | 道光六年任 | ||||
彭運樞 | 雷波 | 廩貢 | 道光六年任 | ||||
鄒嶧賢 | 字淑軒 | 內江 | 〔1801〕嘉慶六年辛酉科舉人 | 道光七年任 | 南昌縣教諭、興國縣知縣 | ||
戴雲衢 | 字霞軒,號朗皋 | 成都府金堂縣 | 〔1816〕嘉慶二十一年丙子科四川鄉試舉人 | 道光八年任 | 歷任榮經縣教諭 | ||
王之傑 | 字巽甫 | 成都 | 廩貢 | 道光十一年任 | |||
吳𦴤敏 | 字雨橋 | 崇寧 | 廩貢 | 道光十四年任 | |||
冉思儒 | 字鼎山 | 江津 | 〔1800〕嘉慶五年庚申恩科副榜 | 道光十四年任 | 庚申署華陽石柱雷波南充江油等縣教諭 | ||
游洲 | 字淮三,號林軒 | 瀘州 | 〔1825〕道光五年乙酉科四川鄉試二十七名舉人 | 道光十七年署 | 乾隆己酉年十一月十九日生 | ||
趙湖 | 字六橋 | 宜賓 | 〔1801〕嘉慶六年辛酉科拔貢 〔1813〕嘉慶十八年癸酉科舉人 | 道光十七年任 | |||
賈文昭 | 彰明 | 廩貢 | 咸豐三年署 | ||||
陳忻 | 樂齋 | 瀘州九姓鄉 | 廩貢 | 咸豐三年任 | |||
練欽孝 | 溫江 | 增生 | 咸豐十一年署 | ||||
趙載熙 | 月珊 | 宜賓 | 貢生 | 同治元年任 | |||
李建章 | 邛州 | 貢生 | 同治八年署 | ||||
陳甘霖 | 雨田 | 華陽 | 廩貢 | 同治九年任 | |||
彭煥基 | 樂山 | 〔1875〕光緒元年乙亥恩科舉人 | 光緒十七年署 | ||||
孫榮 | 星五 | 綿竹 | 貢生 | 光緒十八年署 | |||
毛紹濂 | 蓮史 | 大竹 | 〔1889〕光緒十五年己丑恩科舉人 | 光緒十九年署 | |||
劉樹棻 | 小庚 | 雙流 | 〔1873〕同治十二年癸酉科舉人 | 光緒十九年署 | |||
李廷錫 | 德菴 | 漢州 | 〔1875〕光緒元年乙亥恩科舉人 | 光緒二十一年署 | |||
陳淵 | 泉生 | 瀘州九姓鄉 | 〔1861〕咸豐十一年辛酉科拔貢 〔1876〕光緒二年丙子科舉人 | 光緒二十二年署 | |||
李承祖 | 潼川 | 〔1889〕光緒十五年己丑恩科舉人 | 光緒三十一年十月選 | ||||
楊宗翰 | 少安 | 貢生 | 光緒三十二年 | ||||
鄧煥奎 | 金堂 | 廩貢 | 光緒三十三年任 | ||||
陳上逵 | 新繁 | 康熙丁酉五十六年副貢 | ?任 | ||||
耿望舒 | 峨嵋 | 恩貢 | ?任 | ||||
清代典史
任次 | 姓名 | 字號 | 籍貫 | 出身 | 任職時間 | 事 | 備註 |
---|---|---|---|---|---|---|---|
趙陽春 | 鳴旭 | 順天涿州 | 康熙九年前 | ||||
陳鼐 | 直隷天津衞人 | 吏員 | 康熙二十二年到任二十五年回籍 | ||||
洪經芳 | 江南池州府東流縣 | 吏員 | 二十七年到任三十三年病故 | ||||
陳友 | 直隷保定府祁州 | 吏員 | 康熙三十三年到任三十六年解任 | ||||
洪永年 | 直隷歸德府永城縣 | 吏員 | 康熙三十七年到任四十三年解任 | ||||
沈非龍 | 膺望 | 浙江杭州府仁和縣 | 禮部儒士 | 康熙四十四年到任 | |||
陳國棟 | ? | 浙江山隂 | 康熙五十八年三月補任 | ||||
趙世弘 | 聲遠 | 江南上元 | 供事官 | 乾隆二年任 | |||
張曾疇 | 浙江秀水 | 監生 | 乾隆二十三年任 | ||||
閔如惔 | 江蘇上海 | 監生 | 乾隆二十四年任 | ||||
平震世 | 字仲侶 | 浙江山隂 | 監生 | 乾隆二十七年六月陞 | |||
鄧昂 | 安徽懷寧 | 監生 | 乾隆四十二年任 | ||||
曹元慶 | 江西新建 | 監生 | 乾隆四十二年任 | ||||
陸懷玉 | 江南元和 | 監生 | 乾隆四十三年任 | ||||
吳進堂 | 浙江歸安 | 監生 | 乾隆四十三年任 | ||||
胡延璠 | 浙江山陰 | 監生 | 乾隆四十四年任 | 簡州知州 | |||
項世蕙 | 安徽太平 | 監生 | 乾隆四十六年任 | ||||
李源 | 直隸通州 | 廩生 | 乾隆五十二年任 | 後補授峩眉典史 | |||
秦有光 | 浙江會稽 | 從九 | 乾隆五十三年任 | ||||
顔謹 | 恪亭 | 江蘇丹徒 | 監生 | 乾隆五十三年任 | 軍功陞青神知縣,調安岳、南充、犍爲、涪州 | ||
黃顯 | 江西新城 | 監生 | 乾隆五十九年任 | ||||
徐承錫 | 順天大興 | 議敘 | 乾隆五十九年任 | ||||
陳鍳 | 湖北黃岡 | 議敘 | 嘉慶元年任 | 詳政績 | |||
趙秉鎔 | 江西 | 監生 | 嘉慶六年三月選 | ||||
馬宣 | 直隷宛平 | 議敘 | 嘉慶八年任 | ||||
徐琨 | |||||||
徐世洪 | 浙江山隂 | 從九 | 嘉慶十八年任 | ||||
李鍏 | 河南祥符 | 未入流 | 嘉慶二十五年任 | 兩次俸滿卓異候陞 | |||
鄭鍳泉 | 直隷大興 | 從九 | 道光七年任 | ||||
陳雋 | 浙江山隂 | 議敘 | 道光八年任 | ||||
周南 | 江蘇沭陽 | 未入流 | 道光九年任 | ||||
徐以鏞 | 浙江山隂 | 從九 | 道光十一年任 | ||||
汪錫蘭 | 芝圃 | 順天大興 | 監生 | 道光二十年任 | |||
謝敬之 | 浙江山陰 | 監生 | 咸豐三年任 | ||||
關寅 | 陽谷 | 廣東南海 | 監生 | 咸豐六年任 | 有傳 | ||
祝俊棻 | 吉園 | 順天大興 | 監生 | 同治元年任 | 民國志作九年 | ||
宋煥文 | 必誠 | 陝西大荔 | 光緒五年 | ||||
王毓馨 | 蘭莊 | 浙江江陰 | 監生 | 光緒二十一年署 | |||
王宣祐 | 葆生 | 山西汾陽 | 附生 | 光緒二十三年任 | |||
分防鄰水縣汛
乾隆十二年由廣安汛移駐縣城,隣水專汛自此始。分防鄰水縣汛千總一員,帶領馬步戰守兵十六名[29]
任次 | 姓名 | 字號 | 籍貫 | 出身 | 任職時間 | 事 | 備註 |
---|---|---|---|---|---|---|---|
龐啟秀 | 成都人 | 乾隆十二年始任 | |||||
陶元文 | 閬中 | 行伍 | 乾隆十六年任 | 順慶營右哨頭司把總 | |||
曹聖 | 南充 | 乾隆十七年任蔣家塘外委把總 | |||||
馬天佑 | 閬中 | 乾隆三十四年任 | |||||
馬文 | 閬中 | 乾隆三十六年任 | |||||
任朝相 | 閬中 | 乾隆四十一年任 | |||||
馮奠邦 | 閬中 | 嘉慶十一年任 | |||||
易陞 | 南部 | 嘉慶二十五年任 | |||||
蘇桂 | 南部 | 道光元年任 | |||||
芶陞 | 蓬州 | 道光十一年任 | |||||
田珠玉 | 南充 | 道光十五年任 | |||||
趙秉忠 | |||||||
田少清 | |||||||
劉紹晏 | 貴州陣亡世襲云騎尉 | ||||||
劉健堂 | |||||||
馬玉圃 | 同治時 | ||||||
楊占魁 | 武舉 | ||||||
謝炳 | |||||||
劉朝經 | |||||||
藍玉興 | 涪陵 | ||||||
崔華封 | 順慶 | ||||||
達慶華 | |||||||
童永祿 | 壽山 | 太平縣 | 詳政績 | ||||
王源溥 | 左泉 | ||||||
徐鴻猷 | 聯芳 | ||||||
周定國 | 海𣗤 | ||||||
姜兆雄 | 祝山 | 安縣 | |||||
余朝忠 | 宣統三年 | 團練總保 | |||||
中華民國
北京政府時期縣知事
任次 | 姓名 | 字號 | 籍貫 | 出身 | 任職時間 | 事 | 備註 |
---|---|---|---|---|---|---|---|
梅洁 | 字溫如 | 四川省鄰水縣 | 鄰水縣地方司令官兼攝縣政事、鄰水縣知事 | 民國元年3月29日公布[30] | |||
武錕 | 字金昆,號紹聽 | 陝西省南鄭縣 | 光緒二十三年丁酉科拔貢 | 民國元年 | 4月1日通令所属各州县地方司令官一律改称知事 | ||
郭丹成 | 字靈九 | 四川省隆昌縣 | 廩生署理 | 民國2年 | 民國3年2月27日以臨難潛逃,辱職僨事,著即褫職查辦[31] | 有傳 | |
李英 | 字香舲 | 四川省墊江縣 | 民國2年 | [32][33] | |||
郭德芳 | 字雋民 | 四川省南溪縣 | 四川省法政學校畢業 | 民國2年 | |||
李琴鶴 | 字 | 四川省瀘縣 | 民國2年間 | 熊克武軍中[34] | |||
張佩紳 | 字敘庭 | 安徽省祁門縣 | 國會議員 | 民國3年 | |||
康汝霖 | 字雨三 | 四川省新都縣 | 廩生 | 民國4年 | 四川康汝霖經募合銀五千元,給二等金色義賑獎章[35] | ||
劉舒錦 | 字覲光 | 湖南省長沙縣 | 清統帶 | 民國4年 | 代理改為署理,民國4年12月分飭委署,洪憲元年2月16日奉批[36] | ||
胡濟舟 | 字春田 | 四川省中江縣 | 民國5年 | 四川陸軍速成學校畢業 | |||
李昌宣 | 字重光 | 四川省安岳縣 | 光緒二十八年壬寅補行庚子辛丑恩正併科四川鄉試舉人,內閣中書 | 民國6年 | |||
彭樹梁 | 字光溥 | 四川省仁壽縣 | 民國6年 | 有傳 | |||
盧國沛 | 字德敷 | 四川省巴縣 | 民國7年 | 四川鐵道學校畢業 | |||
陳鯤 | 字徙南 | 四川省岳池縣 | 前清庠生 | 民國7年 | [37] | ||
張德榮 | 字冕堂 | 四川省隆昌縣 | 民國8年 | ||||
藍元 | 字用九 | 四川省郫縣 | 民國8年 | 有傳 | |||
吳學海 | 字少蘇 | 貴州省銅仁縣 | 民國9年 | 貢生 | |||
張復 | 字載之 | 四川省大竹縣 | 川東師範學校畢業 | 民國9年 | |||
張奕 | 字迪光 | 四川省安岳縣 | 民國10年 | ||||
羅樹梧 | 字峻巖 | 四川省榮昌縣 | 民國10年 | 成都高師畢業 | |||
高培光 | 字啟貞 | 四川省梓潼縣 | 民國10年 | 北大優師畢業 | |||
劉洪 | 字 | 四川省營山縣 | 民國11年[38] | ||||
唐篤忠 | 字 | 四川省安岳縣 | 民國11年[38] | ||||
廖遇舒(殊) | 字 | 四川省鄰水縣 | 民國12年[38] | 或作廖玉書,岷江法政學校畢業 | |||
甘希顏 | 字鶴皋 | 四川省鄰水縣 | 鄰水縣代知事 | 民國12年 | 四川優師畢業 | ||
胥鑑淵 | 字志光 | 四川省蒲江縣 | 民國12年 | 四川法政學校畢業 | |||
黃枬 | 字梓賓 | 四川省眉山縣 | 北京法政大學畢業 | 民國13年 | 有傳 | ||
汪泳龍 | 字伯淵 | 四川省蒲江縣 | 民國13年2月 | 其後任第一屆國大代表 | 汪泳龍傳[39]四川法政學校畢業 | ||
熊玉璋 | 字裕三 | 四川省樂至縣 | 鄰水縣代知事 | 民國14年 | 川軍十一軍團長代知事 | ||
任希亮 | 字漢臣 | 四川省蒲江縣 | 民國14年2月 | 四川法政學校畢業 | |||
葉大鏘 | 字劍鳴 | 四川省成都縣 | 民國15年2月 | 四川軍官學校畢業 | |||
張敬中 | 字爾恭 | 四川省長寧縣 | 民國15年11月 | 民國17年5月16日,「呈請並懇通令嚴緝事」[4] [40] | |||
南京政府時期縣長
任次 | 姓名 | 字號 | 籍貫 | 出身 | 任職時間 | 事 | 備註 |
---|---|---|---|---|---|---|---|
1 | 熊大成 | 四川省榮昌縣 | 四川法政學校畢業 | 民國18年1月 | |||
2 | 陳洪九 | 四川省資中縣 | 鄰水縣縣長 | 民國18年8月 | |||
3 | 陳紹先 | 四川省涪陵縣 | 四川法政學校畢業 | 民國18年12月 | |||
4 | 王道奎 | 四川省樂山縣 | 北京翻譯館畢業 | 民國19年7月 | |||
5 | 李宗沆 | 四川省營山縣 | 四川法政學校畢業 | 民國21年7月 | |||
6 | 慕世駿 | 驥程 | 四川省巴縣 | 四川高等警官學校畢業[41] | 民國22年10月 | 歷任各縣案牘承審綦江縣知事軍旅秘書軍法正檢察官[42] | |
7 | 夏朝銘 | 四川省華陽縣 | 四川監獄學校畢業 | 民國24年1月[43] | |||
8 | 張友竹 | 四川省開縣 | 四川軍官學校畢業 | 民國24年4月[44] | |||
9 | 戴成熙 | 四川省大邑縣 | 四川警察傳習所畢業 | 民國25年 | |||
10 | 張德敷 | 四川省南川縣 | 南京高師畢業 | 民國26年5月[45] 民國31-05-25免[46] | |||
11 | 王元樞 | 四川省灌縣 | 東北陸軍講武堂畢業 | 民國28年2月 | |||
12 | 曾昭常 | 湖北省漢川縣 | 武昌外國語專門學校畢業 | 民國30年3月[47] 民國33-03-14免[48] | |||
13 | 董英 | 四川省忠縣 | 北京高等警察學校畢業 | 民國33-03-14署[49] 034-02-17任[50] 035-01-23免[51] | |||
14 | 張洵 | 四川省崇慶縣 | 四川大學畢業 | 民國035-01-23署[52] 036-07-29任[53] 037-03-31免[54] | [55] | ||
15 | 曹葆章 | 四川省樂山縣 | 清華大學畢業 | 民國037-03-31任[56] | |||
16 | 劉仲容 | 四川省安岳縣 | 黃埔軍校畢業 | 民國36年9月 | |||
17a | 陳錫周 | 民國37年 | 因病辭職未到職 | ||||
17 | 呂翰初 | 四川省達縣 | 上海大夏大學畢業 | 民國37年11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朝縣長
任次 | 姓名 | 籍貫 | 出身 | 任職時間 | 事 | 備註 |
---|---|---|---|---|---|---|
1 | 田景武 | 山東省黃縣 | 高小畢業 | 1949年12月21日-1951年7月 | 鄰水縣人民政府縣長 | |
2 | 曲文芳 | 山東省文登縣 | 初小畢業 | 1951年7月-1952年11月 | 《鄰水縣人民政府志》作棲霞縣人 | |
3 | 胡金鉢 | 山東省棲霞縣 | 高小畢業 | 1952年11月-1953年3月 | 《鄰水縣人民政府志》作棲霞縣人 | |
4 | 夏丹亭 | 山東省招遠縣 | 高小畢業 | 1953年3月-1953年11月 | 《鄰水縣人民政府志》作掖縣人 | |
5 | 盛永堂 | 山東省昌邑縣 | 初中畢業 | 1953年11月-1954年6月 | ||
6 | 孫立山 | 山東省棲霞縣 | 初中肄業 | 1954年6月-1954年11月 | 《鄰水縣人民政府志》作招遠縣人 | |
7 | 張振東 | 山東省萊陽縣 | 高小畢業 | 1954年12月-1961年9月 | 1955年9月17日,縣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選舉縣人民委員會委員21人組成第一屆縣人民委員會,張振東當選縣長 1956年12月23日,縣第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縣人民委員會委員21人組成第二屆縣人民委員會,張振東當選縣長 1958年5月25日,縣第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縣人民委員會委員21人組成第三屆縣人民委員會,張振東當選縣長 | 1955年改稱鄰水縣人民委員會縣長 |
8 | 梁樹成 | 河北省邢台縣 | 初中肄業 | 1961年9月-1969年6月 | 1961年10月24日,縣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縣人民委員會委員21人組成第四屆縣人民委員會,梁樹成當選為縣長 1963年5月12日,縣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委員21人組成第五屆縣人民委員會,梁樹成當選為縣長 1965年12月30日,縣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委員21人組成第六屆縣人民委員會,梁樹成當選為縣長 | |
9 | 靳小才 | 河南省沁陽縣 | 漢口高級步校畢業 | 1969年6月20日,成立縣革命委員會,由37人組成,主任靳小才 | 自此改稱鄰水縣革命委員會主任 | |
10 | 沈醒華 | 山西省聞喜縣 | 初中肄業 | 1970年5月-1975年1月 | 或作1974年12月調離 | |
11 | 梁樹成 | 河北省邢台縣 | 初中肄業 | 1975年1月-1978年5月 | 復任主任 | |
12 | 王宗旭 | 四川省巴縣 | 初中畢業 | 1978年5月-1980年12月 | 1978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縣第八屆人民代發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縣革命委員會委員35人(含正副主任)組成縣革命委員會,王宗旭當選主任 | |
13 | 董英富 | 四川省鄰水縣 | 初中 | 1980年12月-1983年11月 | 1980年12月8日,縣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董英富為縣長 | 自此復稱鄰水縣人民政府縣長 |
14 | 張炳坤 | 四川省鄰水縣 | 重慶大學機械系畢業 | 1983年12月-1990年3月 | 1983年11月,縣人大常務委員會接受董英富辭去縣長職務.決定由張炳坤代理縣長 1984年7月16日,縣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張炳坤當選縣長 1987年3月16日,縣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張炳坤當選縣長 | |
15 | 郭信順 | 四川省開縣 | 四川農學院土壤農化系畢業 | 1990年3月-1993年3月 | 1990年3月14日,縣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郭信順當選縣長 | |
16 | 賈松青 | 四川省渠縣 | 大學 | 1993年3月-1993年10月 | ||
17 | 王立祥 | 四川省鄰水縣 | 中專 | 1993年10月-1996年5月 | 1993.10-1994.4代理縣長 | |
18 | 向志習 | 四川省蒼溪縣 | 大學 | 1996年5月-1998年2月 | 1996.5-1997.1代理縣長 | |
19 | 詹庭軒 | 四川省岳池縣 | 南充農學院農業學系 | 1998年2月-2001年8月 | ||
20 | 胡輝 | 四川省岳池縣 | 大學 | 2001年8月-2002年11月 | 代理縣長 | |
21 | 蘇利明 | 四川省南充縣 | 大學 | 2002年-2005年 | 2002.11-2003.8代理縣長 | |
22 | 曾長東 | 四川省南充縣 | 大學 | 2005年9月- | 2005年9月16日,鄰水縣第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決定由曾長東代理縣人民政府縣長職務 | |
23 | 劉登宏 | 四川省南充縣 | ||||
24 | 尹黎明 | 四川省縣 | ||||
25 | 趙璞 | 四川省蒼溪縣 | 西北政法學院 | 資陽市副市長 | ||
26 | 黃永鴻 | 四川省什邡縣 | 西安理工大學 | |||
参考文献
- 「解三娘。興州後軍統領趙豐.紹興二十七年春.以帥檄按兵諸郡.次果州.館于南充驛.命吏置榻中堂.驛人前白曰.是堂有怪.夜必聞哭聲.常時賓客至此.多避不敢就.但舍于廳之西閤.豐笑曰.吾豈畏鬼者耶.竟寢堂上.至夜間哭聲從外來.若有物直赴寢所.豐曰.汝豈有寃.欲言者乎.言之.吾為汝直.否則亟去.果去.頃之又來.羣從者皆聞履聲趾趾然.明日以語太守王中孚弗.王以為妄也.是夕赴郡宴夜歸.方酒酣未得寐.倚胡牀以憩.一女子散髮在前立.曰、妾乃解通判女三娘者也.名蓮奴.本中原人.遭亂入蜀.失身於秦司茶馬季忞戶部.家實居此館.李有女嫁郡守馬大夫之子紹京.以妾為媵.不幸以姿貌見私於馬君.李氏告其父.杖妾至死.氣猶未絕.即命掘大窖.倒下妾屍瘞之.今三十年矣.幸將軍哀我.使得受生.豐曰.汝死許久.士大夫日日過此.何不早自直.曰、遺骸思葬.未嘗須臾忘.是間有神司守.不許數出.十年前妾夜哭出訴.地神告曰.後有趙將軍來此.是汝寃獲伸之時.日夜望將軍至.故敢以請.豐曰、果如是.吾當念之.女謝去.遣人隨視之.至堂.外牆下.沒不見.明日.召僧為誦佛書作薦事.遂行.晚至潼川之東關縣.止縣驛.女子復在前.已束髮為高髻.豐曰、吾既為汝作佛事.何為相逐.曰、將軍之賜.固已大矣.但白骨尚在堂外牆下.非將軍誰為出之.豐曰.吾為客.又已去彼.豈能為汝出力.胡不訴于郡守王郎中.曰、非不知也.戟門有神明.距容輒入.然妾之寃.非王郎中不能理.非將軍為地.何以達於王郎中乎.妾骨不出.則妾不得生.使妾骨獲出而得生.在將軍一言宛轉間耳.豐又許之.再具其事走介白王守.王乃訪昔時李戶部所使從卒.獨有譚詠一人在.委詠訪其骨.詠率十數兵來牆下發土求之.凡兩日.迷不得所在.詠致一巫母問之.巫自稱聖婆.口作鬼語.呼詠責曰.汝當時手埋我.豈真忘所在耶.今發土處即是.但尚淺耳.當時倒下我.蓋以木床.木今尚在.若得木.骨即隨之.頂骨最在下.千萬為我必取.我不得頂骨.不可生.詠驚怖伏狀.又明日.果得屍.郡為徙葬于高原.時紹京為渠州鄰水尉.未幾.就調普州推官.見解氏來.說當日事.紹京繼踵亦卒.關壽卿耆孫初赴教官.適館于此.嘗為作記.虞幷甫為渠州守.紹京正作尉云」。《夷堅志》甲志卷十七/十五事/解三娘
- 「于福,授鄰水縣知縣,陞茂州知州」。[康熙]《隆德縣志》卷二,常星景、張煒,康熙二年抄本
- 按哈佛大學漢和圖書館本康熙《順慶府志》作丁福,誤,《嘉靖四川總志》卷七作福
- 《徽州府志》〔弘治〕卷六:府學,第38頁
- 「楊儀,隣水縣知縣,學行高古,龍陽」,《嘉靖常德府志》卷十六人品志第十五頁
- 「牛政,隣水知縣」,《嘉靖耀州志》卷九選舉明貢第八頁
- 《道光十五年鄰水縣志》引通志
- 《道光十五年鄰水縣志》作四十二年
- 「萬曆丙子科陳靜安四川鄰水縣知縣」,乾隆《晋寧州志》卷十九
- 明代段然撰《文昌大洞經》凡例
- 「失陷州縣功罪疏」,朱燮元,《督蜀疏草》卷一
- 《湖南通志》〔光緒〕卷一百四十 選舉志八
- 「隣水縣知縣龔之彥運刀立解,髋髀調瑟,一淸囂競,絶無粉飾,綽有擔當」,『舉劾四川有司疏』,朱燮元,《督蜀疏草》卷十二
- 《明清史料》辛編第二本.中華書局,第127頁
- 光緒《德安府志》卷十二
- 《明憲宗實錄》卷一百四十二成化十一年六月
- 《山陽縣志》卷十三人物三第十八頁
- 報鄰水縣知縣丘鏞病故日期,雍正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四川巡撫王景灝,7931
- 《世宗憲皇帝實錄》卷一百二十
- 「初八日大學士等將四川巡撫憲徳參奏鄰水縣知縣王鴻勳、順慶府知府馬世煓一案請旨」《世宗憲皇帝上諭内閣》〔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一百十二 雍正九年十一月
- 《同陞閣滿漢縉紳新書〔乾隆庚子秋季〕》
- 《光緒廣州府志》卷四十四選舉表十三
- 《京口八旗志》卷上選舉志
- 《中南、西南地區省、市圖書館 館藏古籍稿本提要》,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
- 《德宗景皇帝實錄》卷之一百二十六光緒七年辛巳春正月甲子朔
- 《政治官報》第401號第14頁,光緒三十四年十一月十三日;第685號第8-9頁,宣統元年八月初十日
- 《政治官報》第937號第15頁,宣統二年五月初三日
- 署鄰水縣知縣袁嘉端病故遗缺以補用知州崔同高署理。《政治官報》第1145號第14頁,宣統二年十二月初三日
- 「分防鄰水縣汛,千總一員,帶領馬步戰守兵十六名」,《四川通志》卷二十二上
- 重慶鎮撫府區域及現任地方司令官表
- 政府公報 命令 民國三年二月二十八日第650號,第6頁
- 《墊江縣誌》,1993.12,第200頁
- 政協墊江縣文史資料委員會.《墊江縣文史資料》第2輯.第111頁
- 《瀘州文史資料選輯 第4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瀘州市委員會文史資料工作委員會,第46頁
- 政府公報 公文 民國九年五月十三日第1525號,第21頁
- 政府公報 奏摺 洪憲元年二月二十三日第48號,第20頁
- 《岳池縣文史資料選輯》第5輯.1990.02.第96頁
- 政協鄰水縣文史資料編輯領導小組宣教辦公室編.《鄰水文史資料》第1集.1990.第98-99頁
- 《蒲江縣誌》。四川省蒲江縣誌編纂委員會編纂.第813頁
-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四川黨領導的武裝鬥爭》下集,四川大學出版社,1987.11,第370頁
- 民國巴縣志仕進表
- 《施政續編》(上冊),王錫圭、餘光煦,陸軍第二十一軍財政務印刷所,1935,第72頁
- 《四川省政府公報》民國二十四年.第2期第6頁,3月5日
- 《四川省政府公報》民國二十四年.第4期第7頁,03月26日
- 《國民政府公報》渝字第100號,民國27年 第5頁,1938年11月11日
- 《國民政府公報》No.469
- 《國民政府公報》No.469
- 《國民政府公報》No.657
- 《國民政府公報》No.657
- 《國民政府公報》No.755
- 《國民政府公報》No.965
- 《國民政府公報》No.965
- 《國民政府公報》No.2889
- 《國民政府公報》No.3095
- 中央訓練團《輔導通訊》考試及格人員動態,1944年第5期,第65期
- 《國民政府公報》No.3095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